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读者的随笔

读书笔记 时间:2020-06-28

【www.cqwcsy.com--读书笔记】

读者的随笔【第一篇】:读书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就会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气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

  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你想美好吗?那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读者的随笔【第二篇】:漫话读书

  现在,读书者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小县城,图书馆冷冷清清,书店之中顾客寥寥无几,购书者更是凤毛麟角。

  “冷读书”现象的热化,不是由于图书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和物欲横流及网络繁荣不无渊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达,人们于物质的追求大大超过精神的渴望。物化的世界,导致世人在追逐物质食粮的时候,忽略了精神食粮的采撷。书,在不少人的视野里纷纷退却,冷落成附庸风雅者装点门面的饰物。只有少数意志坚强者守望着这半尺方塘。

  与此同时,网络洞开了一方获得信息的窗口。直接,快捷,大容量,图文声并茂,娱乐,诸多功能俘虏了大量读者的心,男女老少,趋之若鹜,在那虚幻诱人的世界,觅食自己喜爱的“菜肴”。以至于游戏者如醉如痴,聊天者难舍难分。

  书,不再是通向文明的唯一。

  追求物质,无可厚非;迷恋网络,亦无可厚非。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如若从书于人类文明传承的作用谈起,那是任何物质力量和任何传播形式无法替代的。厚此薄彼,就不公了。

  从龟甲,到竹简,到丝帛,到纸张,书籍的芳香弥漫在历史的每一个角落。哪儿有文明,哪儿便有书卷。哪儿有书卷,哪儿便有文明。书卷是文明的代名词。

  不是吗?摊开一本好书,嗅着淡淡的墨香,和生活对话,与作者对语,时间被掏空,空间被掏空。一首好诗,一篇美文,一段历史,一种风情,一个故事,都可以掀起你情感的浪花,喜、怒、哀、乐、怨在字里行间葱葱郁郁。生活的感受被理性地证实,自然的疑惑被清晰地阐释。愚钝受到启蒙,懒惰得以诊治。百利而无一害。

  有书不读,是一种缺憾。无书可读,更是一种缺憾。

  说说母亲的故事。

  时间追溯到三十多年前。“文革”的风还在吹拂。藏书,成了革命的对象。酷爱读书的母亲毫不例外受到冲击。父亲,民兵连长,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忠实的布尔什维克,为了执行“指示”,竟然豪不顾念夫妻之情,将母亲收藏多年但为数不多的珍贵书籍除了呈放在客堂正上方方桌之上的那套红色卷本,统统付之一炬,浓烟烫伤了院前那颗每年都能缀满果实的桃树。就连母亲偷偷藏匿的一本线装《水浒》后来也在劫难逃。夫妻几乎反目,阴霾弥漫了家好长时间。可是不久,一些诸如《第二次握手》之类的手抄本又秘密繁忙起来,成为母亲以及一些好读者的精神寄托,学生书包里也只有单薄的课本。无书可读,不能读书,痛苦成历史的伤疤。红色的连环画,充当了时代的“创可贴”。可见那时人们对于书的渴望。

  而今,书籍丰盛了,就餐者却少之又少。不知书籍在承载文明的路上还能走多远!

  尽管如此,读书,要好读书,读好书,不要在茫茫书海中迷失了自己。

  走进书去,汲取养分。斯为传承。

  走出书来,著文立说。斯为创造。

  这就是读书的全部内涵。

  可别做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哦!

读者的随笔【第三篇】:读书梦

  千古文人侠客梦。我作为大学中文系出身的一介穷秀才,不敢狂称自己是一个正宗文人,但面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国人远离书籍,忘却阅读的现实,倍感痛惜,心如锥刺。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大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得到了彻底改善。在共和国的热土上,人们的兴趣爱好也发生了转移,有的老年朋友沉湎于麻将世界,有的中年朋友沉迷于酒色之间,有的青年朋友沉溺于体彩迷途,有的少年朋友沉醉于网络天地。面对人数不菲的各类人群,使我想到了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况且,老年朋友的行为和爱好直接影响着青少年朋友的行为方式。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有《劝学》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那么青少年朋友整日泡在网吧,如此挥霍韶华,试问他们于情于理何在?于国于家何益?于亲于己何幸?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家庭的和谐、一个青年的发展,都要靠每一个青少年自己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去拼搏、去学习!

  凡事都有一个解决的良方,那么采取什么办法才能拯救广大青少年呢?才能充实中老年朋友的人生呢?西汉文学家刘向曰:“书犹药也,善读书可以医愚”。李苦禅曾说过“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英国思想家培根也有“读书使人充实”的真知灼见。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当我们反省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我们早已远离了书籍,忘却了阅读。唯有读书才能增加我们的智慧,充实我们的大脑,找回人生的乐趣,活出亮丽的自己。

  亲爱的朋友,当你手捧名著,全神阅读时,那一定是一道最优美的风景。

  亲爱的朋友,当你掩卷会意,凝神沉思时,那洋溢在两颊的浅笑一定是世间最幸福的笑容。

  亲爱的朋友,当你把书中的故事神采飞扬地讲给周围的人时,那一定是你最骄傲、最自豪的时刻。

  我急切地呼吁广大青少年朋友,回到读书的世界里,去感受阅读给我们带来的精彩人生。

  亲爱的朋友,请你从现在开始,用热情去拥抱书籍吧!

读者的随笔【第四篇】:乐至读书

  若说学生时代为了分数为了升学的念书是一场“包办婚姻”的话,工作后随心所欲的阅读可以说是一场场的邂逅和艳遇吧。可以随时随地,可以无拘无束,只要你愿意。

  网络时代,信息铺天盖地。打开微博,一大堆类似心灵鸡汤的东西让你应接不暇。如同到了大型自选超市,同种商品不同包装不同产地的。也习惯了这样的方式,因为方便。

  虽说读书方式无贵贱之分,也没什么高雅与俗气的区别,但还是喜欢有质感的东西。于难得无人打扰静坐时,在浮躁喧嚣的生活中,静静地读一本书,细细地品味,放飞思绪,让心沉淀,让心休息,这样的感觉,如同做了精神瑜伽。

  都说应该读好书。好书的标准是什么,我现在还不懂。可能是自己太肤浅的缘故吧,太过艰深太过深奥太过沉重的书,我看不来。就象对人的评价,“好”,在一个尺度内应该也有偏差吧。我认为好书,就像盛宴,就像适合自己的营养全面的食品,需慢慢品尝,慢慢反刍,细嚼慢咽,如此,才能吸收,才能真正的强身健体。如果,一本书,它为你开启了一扇窗,为你在迷茫中指出了一条路,让你的内心有了久违的感动,让你心境豁然开朗,意境层生,我觉得它应该是一本好书了。

  与人的遇见讲究缘分,与书也是如此吧。喜欢什么样的书跟喜欢什么样的人一样,内心的东西来不得勉强。有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不烂漫太现实了,少女时代很多人追着琼瑶,岑凯伦的言情小说,自己也是浅浅的看了,似乎从未沉迷过。所以有人说我性格‘中性’,也许吧。喜欢张晓风,喜欢迟子建这样的女性作家,笔调细腻,文中有一种清雅,安静,灵动的东西,有一点厚度,如山中清泉,如空谷幽兰。太过柔媚的东西欣赏不来,是不是这种东西太华丽而让人找不到它的内核?现在网络中,作家,写手很多,能够写好小说和诗歌是最我最佩服的。写小说,应该有一颗特别善于谋划的大脑吧,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故事跌宕起伏,要写得扣人心弦,抓住眼球,写作者的掌控能力一定特别强吧;诗人吧,我觉得一定比常人拥有更烂漫的情怀,更深挚的情感,也许,是那种内心狂野,灵魂孤傲的人吧。

  现在都在提倡节俭节制,我觉得这辈子再怎样修炼,恐也无法达到那种“拥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的境界。我的生活不是最朴素,但不奢华,呵呵,也无条件奢华;我没有高远的志向,但我相信每一天的希望。也许,这也是自己在读书后,给自己的一点期望吧。

读者的随笔【第五篇】:红袖添香

  当一炷香在屋子里袅袅散开时,方明了古人读书时“红袖添香”的佳趣。淡淡的、薄薄的一缕烟雾静静地随意飘散,离得愈近,香气愈浓。那不让人察觉的香气,在斗室里,悄无声息地漫开来,像一个温暖而安心的怀抱,不经意处,尘念全消。

  寻常日子,喜欢在屋子里熏香。买来那种印度奇南香,一经点燃,香气便妖冶地四处流窜,被它的香气熏染了,便久久不会消失。这种霸气的香,尤其适合在宁静平和的春夜深闻浅尝,此时,暗香浮动,波澜不兴,和着皎洁的月轮一起同消永夜,旧梦前尘似乎早已恍如一梦。 ¬

  夜晚,喜欢在临睡前,翻开枕边厚厚的书籍,仿佛也在阅历着自己的从前。而对味道的特殊敏感,还是数年前在工厂的最底层的时候养成的。那时侯,从大商场里走进工厂,走进那个装配间,和数十个姐妹在一起生活了近十年。每逢月末,那被我们戏称为过鬼门关的日子里,大家都格外地兴奋着、激动着。夜半,拖着满身的疲惫,在包装纸上摊开各自带来的食物,好心的男同事就帮我们煮来一锅锅的方便面,相互间总是开着不伤大雅的玩笑。也常常和要好的伙伴在别人歇息之时,推开厚重的铁门,在朗朗的深邃的夜空下,谈着自己的心事。彼时,春天的夜晚,草木清香,女贞树围成的栅栏上开出了一层层、一团团的小花,异香,一瞬间就驱走了浓烈的煤油味。在虫鸣风动的衬托下,夜更加静了,而那香气却一直氤氲不绝,情意缱绻。 ¬

  常常在第二天的清晨,当阳光赶走夜的寒凉,我们还要继续地劳动。集体的生活总是快乐的,车间里的一位年轻的男同志总是在每一次加班后认真地看过我们的脸后,大声暴笑,说我们的脸色比死人的还要难看。而我们,亦苍白着脸,一齐发威,将他堵在墙角,利用身边的物品,将他打至告饶。而后,他就帮我们沏来一杯杯的热茶,茶是绿色的茶,清心玉映。那暖人的香,养颜清火,在同一个屋檐下,滋养了我们共同栖息的命运,也润泽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

  后来,习惯了那种防锈油的味道,彼此间也互不嫌弃。而自己,慢慢喜欢上了用同一个牌子的香皂,同一个牌子的香水。每天清晨,洗净头发,在发梢鬓角轻轻喷上一点点,梦幻般的清雅香气就可以伴随一整天。如今,间隔数年,昨日的姐妹兄弟们早已拆散分离,自己也从事了很久以来就为之向往和努力着的工作,每天,可以品闻书香,在诗文词句中辗转自己的梦想和意愿。有时也会在去车间办事时偶遇当年的姐妹,大家见面,眼圈都是红红的,似乎那春夜的风吹痛的不只是回忆,而是那渗透着馨香的青春、那深厚的友谊、那可以嬉笑怒骂的过往经年。 ¬

  从那时起,开始喜欢养植那种开着白色花朵的草木,而白色花总是携带着致命的香味。栀子花一朵朵,开在碧绿的枝叶间,花瓣叠着花瓣,香里缠着香;茉莉花淡雅高贵,自恃才子,在夜晚,在窗前,总是和着夜色薄薄地将香气弥漫。而一颗喜爱生活的心,因了这香,醉了一夜夜的梦,也因了这香,就好想把每一天都过成有味道的日子。 ¬

  境遇的不同,会使一个人只有站在悬崖边的时候才会真正坚强起来。而懂得了寻找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幸福,把苦难当作春天的花来滋养,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存的技巧呢? ¬

  台湾作家张晓风说:在生命低潮的波峰,忍受它;在生命高潮的波峰,享受它。享受生命,使我们感到自己的幸运;忍受生命,使我们了解自己的韧度,两者皆让我们喜悦不尽。

  佛经上也如是说:愿我来生得菩提时,心似琉璃……而我们,在春天的花朵开放之后,淋着春天的细雨,还在欣喜地感受着即来的人间的太阳的香味……

本文来源:https://www.cqwcsy.com/dushubiji/1914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