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www.cqwcsy.com--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共产党宣言读书笔记1000字范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怀着崇敬的心情又一次重温了这部我最喜爱的着作——《共产党宣言》,虽然篇幅不长,可是却内容详尽,意义深远。我读完《共产党宣言》,心中不由得感慨而激动。这部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宣言,不仅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对立和斗争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在书中,句句发人深省且深入问题重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部心血,即使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对我们分析和理解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仍旧有着深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并非那般枯燥,其文笔也着实是不错的:文章逻辑之优美,内容概括之强劲,语言叙述之严密,让我觉得几乎可以把其当做语文文章训练来阅读;但或许因其性质的特殊,又让我不得不以更为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其真理所在。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这句前言中所讲的,正是当时欧洲社会的普遍情况,所以正文的第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便对“资产者和无产者”进行了分析讨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科学而理性的分析,任何的时代都有对立阶级的存在: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不论时代差异和阶级差别,他们都有共同的属性——压迫者和被压迫者。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各阶层以及政治经济情况的实地考察和详细分析,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清晰真实的社会现状图。所以我认为对于每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和立志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人而言,了解它是十分必要的。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社会问题的客观性研究和描述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是我阅读这本书所学习到的一个重要的心得体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客观地分析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同时,还肯定了资产阶级的历史积极性。资产阶级对于近代社会的促动作用,无疑是应当肯定的。这是一种严谨客观的学术态度。故在我们今后的学习或是生活中,都应当尊重历史,尊重事实。
《共产党宣言》的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文中的话语言简意赅,掷地有声:“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这些都成为我印象深刻的经典语句。通过严谨的分析,详细的阐述,宣言让世界上各国无产阶级看到资产阶级本质和弊端,明确了自己的地位和使命,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为自身乃至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实现共产主义。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从野蛮一路走来。资产阶级的发家史,也是一部我们无产阶级的血泪史。资产阶级正是在通过建立海外殖民地和在国内的圈地运动,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然而,在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中,斗争仍在继续,因为矛盾始终存在。这个矛盾,就是因为资产阶级无情的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到现在的一个半世纪多的时间里,人类历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生产力的长足发展和工人阶级的不懈斗争,当代社会经济结构和工人阶级的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63年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163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科学发展观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
从《共产党宣言》到科学发展观,浓缩了163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发展的辉煌。90年旗帜高扬,从民族独立,到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90年与时俱进,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照亮征途,指引方向——90年来,《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火在我们中华大地始终高高擎起,指引我们中华民族从贫困弱小走向繁荣富强。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当我们以历史的目光来洞察90年的风风雨雨,回顾中华民族顽强奋起的历程,必然发现一个坚强的属于我们人民的民族脊梁——中国共产党;必然发现一个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着,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这不仅在于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在于它鲜明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
从《共产党宣言》到毛泽东思想、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再到科学发展观,160多年风风雨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基本方法,也随着实践的发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是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反映。在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只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在当今社会,认识和理解真正的共产主义,是十分必要的。虽然我们身处在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却不一定了解真实的共产主义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经常是道听途说,甚至有三人成虎之势。阅读共产主义的理论文本,在今天仍旧是必要和必需的。不管是抱着怎样的政治信仰与价值观,身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身处于21世纪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的今天,这一切都不会过时。当然,对于共产主义我的理解还是非常粗浅的。我会在日后,课下更多地阅读关于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书籍,充实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于1848年出版。经过160多年的沧桑,这个伟大的共产主义纲领的真理一面得到了历史的研究,出版后不断发展。《宣言》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阐述,标志着无产阶级独立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形成。它的诞生就像一把剑,深深地渗透到剥削者的胸部,成为无产阶级最锋利的战斗武器,就像灯塔一样,为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指明了方向,使社会发展的探索更加清晰。
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指出自文字记载以来,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宣言》第一章一开始就指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所有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简要阐述了阶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指出压迫阶级抗压迫阶级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压迫者和压迫者总是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有时是隐藏的,有时是开放的,每一场斗争的结果都是整个社会的革命转变或斗争,它特别注重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并简要地描述了其发展规律。
2、通过对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使命的阐述,以及对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必然性的解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观点。
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共产党宣言,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有前途、最革命性的阶级。由于生产关系需要适应生产力的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首先生产自己的坟墓挖掘者,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也是不可避免的。下面还指出,无产阶级通过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来建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工人革命的第一步是将无产阶级提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
阶级建立了政治统治之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权一步一步地剥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上述论断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科学概念,但是已经包含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三、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来代替私有制。
《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因为,共产主义革命在本质上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剥削阶级的革命,它不是用一种剥削制度去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而是要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这就要求彻底铲除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经济根源——私有制。同时,《宣言》还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实行两个“最彻底的决裂”,就是要彻底消灭私有制,彻底消灭私有观念。
四、系统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政治斗争,最集中的表现是政党之间的斗争,而共产党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
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力量。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自觉代表者。《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在于,“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当前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同时代表工人运动的未来。
《宣言》以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作为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回顾历史,共产党自诞生到如今,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经受了多少困难的阻挡,但是,不屈的共产党人始终怀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以步步艰辛却从未停下的步伐走到现在,这个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当今社会。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再到如今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人的理论指导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和丰富,共产主义理论的不断完善也将进一步指导共产党人的奋斗方向和前进道路。站在现今的社会,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无论到什么时候,共产党宣言都是最最根本的东西,是整个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发展的基石,没有它,没有基石的建筑都必将倒塌。所以,仔细研读共产党宣言仍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可以让我们从根本出发,认识和理解社会。
诚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生产衍生下的社会结构、所有制关系以及政治精神也反过来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向和社会结构关系变化,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属于一个社会财富平均的状态,社会基尼系数长期在0.2左右,到了2006年,基尼系数已超过0.4907。社会贫富差异程度接近0.5的警戒线水平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站在当下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背景下,对于这段话我们将有更深刻的体味,贫富差距的拉大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经济实力悬殊衍生下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以致社会资源恶性循环一般不断走向分配的极端,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在社会总体物质不断丰富的前提下,人民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下降。
不知何时,春夜的幕帘被夜雨划破。夜雨,敲出绮丽的乐章,敲出春天的声响,敲出山头的绿芽,使乡村充满了泥土的芬芳。
琴韵伴泥香共落,书香与夜雨齐飞。这是扫黑除恶以来罕见的少许春雨。我把手伸出窗外,任凭小精灵在我手心跳动。翻开《共产党宣言》,闻着纸墨传出的淡淡清香,品味一种静谧,体会一种陶然:“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
客厅里传来扫黑除恶微访谈的台词:“20__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事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全国将通过三年不懈努力,使我县城市农村各个区域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得到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得到严厉打击,使全社会得到全面治理,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微风习习,心中不禁泛起了涟漪,是啊,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时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黑恶势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扫黑除恶不正是我们这个时期的另外一个战场吗?十九届二次纪委二次全会再次把扫黑除恶放在重要位置,习近平强调,要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坚持扫黑、打伞、反腐相结合,加大扫黑力度,让群众获得最大的满意度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更是赋予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的责任。
雨,轻轻地下着;心,静静地想着。卧听雨声,好似渔者江边的低吟,“青春”二字跳入我的脑海。青春正如春天一样,她是一只高飞的小鸟,她美丽的翅膀像彩色的旗帜,召唤着理想,憧憬着未来;她是早晨的太阳,她容光焕发,灿烂耀眼,所有的阴郁和灰暗都遭到她的驱逐;她是蓬蓬勃勃的生机,是不会泯灭的希望,是一往直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辉煌的色彩。听着听着,白发渔樵远了,远了,消失在天际。雨不知何时也停了,打开窗,呼吸雨后的空气,那是一种宜人的清爽,它让处在“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日子里的年轻的我,对“初心”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独有情愫,懂得了让青春挽住春天的手,让它在扫黑除恶的战场上挥洒汗水,以此来践行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的忠诚卫士的铮铮誓言。
夜,深深的;风,凉凉的。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知道前面有无数个春天等着青春去寻找。扫黑除恶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坚定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决心,立足于自身工作岗位,为扫黑除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对共产主义的理解
共产主义是伟大哲学家马克思在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的理论猜想,是他在洞析人类社会运行规律基础上的合理预言,是人类文明由蒙昧走向终极文明的规律性必然,是作为人类财产分配制度的私有制渐趋衰落的必然,是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资料匮乏这一文明根本局限所代表的人性之恶的终极化解的信心所在,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性止于至善的异曲同工——由于人性的终极解放,人类整体自由程度得到最大释放,人与人之间因为彻底觉悟而真正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世界大同格局——自此,人类之间再无矛盾纷争,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转而变成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因为不再有勾心斗角,所以人们的兴趣只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方面。因为物质极大丰富,人类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进化,一方面导致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现象消失,维护私有制的社会规范自然同步消失;另一方面社会运行实现道德自律条件下的完全自治,人与人之间只存在自然差别,而无人为差别,傲慢与偏见在世上消失,以私有制为前提的家庭也消失,与性相关的一切问题也能在充分的尊重中得到完全自主控制与安排。这时的道德教化极度昌明,人类各种贪欲早已消失无踪,人性只善不恶,人人皆能坦然面对生老病死。人类生活再无闲暇与繁忙之分,人们拿劳动当消遣,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时间安排上,随意而又能满足这两方面的需求,社会的进化体现在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能力的日益增强,体现在人对自身思想的日益丰富与完善,人性之美得到更好的发掘与展现……
一个哲学爱好者,对人类未来必须在现有认识的基础上做合理的猜想与展望,不然他的哲学思想一定因缺乏理想性而迷失于过分现实的纠结与恐惧中,因为人类文明局限之下,缺乏理想性所代表的人性善的温暖,再雄辩的哲学思维也将在现实性所代表的人性恶的缠绕下沉沦。
西方哲学整体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沉沦,就是因为他们的哲学向政治妥协太多,长期看不到希望,只能喊出“哲学已死”的口号。这是西方文明的悲哀。
作为哲学爱好者,哪怕我们的想法再幼稚,也必须对人类长远的未来做积极的合理展望,因为这代表着哲学整体性追求。只片面掌握哲学局部的人才更容易向现实(政治)妥协。任何人的哲学化都经不起这种主观错误。
(二)对资产阶级社会的理解
资产阶级社会也叫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过程之一。当今世界便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为主,在这个社会形态中,资产阶级是统治阶级,所以本质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形式上也被称为资产阶级社会。
世界上又同时存在一个与资产阶级社会对立形态的社会,叫无产阶级社会,这个社会奉行的是资产公有的社会主义,这个社会的统治阶级是与资产阶级对立的无产阶级。因为资产阶级社会同时存在相互对立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所以理解资产阶级社会离不开对无产阶级的分析。
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生: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成为现实,需要大量自由流动的劳动者,而封建社会制度把劳动者禁锢在土地上,这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劳动者人身自由的释放与争夺,这时的革命力量是资产阶级与农民,求自由是他们共同的革命诉求,于是大家联手推翻了封建地主阶级,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社会进入资产阶级社会形态。
资产阶级社会矛盾分析: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控制了社会主要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大量农民丧失土地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彻底沦为只有人身自由的工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人不再靠天吃饭,反而对资本家依附性更强,这是资本主义革命前那个理想化的自由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革命成功后,新的统治阶级并没有给他们革命同盟太多政治权利,他们掌握国家机器制定新规则以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名,将其一无所有的盟友彻底推向被统治的深渊。
历史证明,资本的恶一点也没比封建地主阶级好多少,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反而使劳动者更加没有尊严。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资本的恶演变成系统性经济危机,给全社会造成巨大伤害和损失,最终演绎成人类史的最大灾难——两次世界大战。
这种世界性危机的结果一方面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反思,开始使用各种方式改善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为更好发挥机器的效率,现代教育史无前例地用知识武装了劳动者的头脑,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因此得到空前提高,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力诉求在斗争中日益得到尊重,两个原因共同促使人类社会进步速度空前提升,无产阶级地位在历史维度内得到切实提高和改善。
无产阶级革命通常只改变发达国家的文明水平,资本内在的恶性并未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遏止,资本通过经济全球化向世界扩张,他们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侵略与压迫经历过殖民的罪恶,现在仍以虚伪的形式民主和经济规则制定权稳定地控制着世界经济格局,这是对第三世界继续进行隐性的经济侵略。这是一种国际范围的阶级对立,我们考虑社会主义民主问题时,必须对此予以应有的重视。
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对立:资产阶级社会一直对与其对立的共产主义充满恐惧,因为脱胎于西方社会的马克思在研究前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科学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发现了共产主义这一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更让资产阶级害怕的是,马克思预言,无产阶级可以通过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结果真在资本主义相对薄弱的沙俄得以实现,并在半个世界得到推广。要不是二战后苏联的退让,整个欧洲都得变成共产主义政党的天下。
正因为苏联的退让和思想上的渐趋保守,才导致资产阶级和平演变下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苏东剧变,使全世界共产主义革命遭遇空前的败退。因资本先天的傲慢与偏见,他们继续视资产共有的社会主义为如梗在喉、如芒在背的死敌。
现在的资本主义主流国家,科技依然进步,但因为革新空间的归零和社会管理渐趋保守,其经济发展趋势已明显落后于更先进灵活的北京模式,面对这样的文明比较优势,社会主义中国引领国际政治斗争向纵深发展正在成为可能。
开放的中国社会主义哲学理论赋予了中国政治无限的文明比较优势,这使共产主义的实现成为可能,这意味着资产阶级的消亡,至于是和平消亡还是暴力消亡?这才真正考验全人类的智慧,我想更主要是社会主义哲学工作者的智慧,我们似乎有可能,也没必要让整个资产阶级为自己的命运再次颤抖。
(三)我所理解的无产阶级形象
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是人类社会形态演变到资本主义社会,伴随资产阶级一起产生的。他的形象分析,离不开当下世界的两个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无产阶级在这两个社会的地位是截然相反的。
无产阶级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而旧有的封建社会中的农民是被禁锢在土地上的,其对土地和地主有依附关系的,资本主义要充分发展,必须得通过革命打破这种依附关系。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步性,工人阶级的地位也有进步性,就是看到了这种进步性,城市的初期无产阶级和一些农民就与资产阶级结成联盟,通过革命对抗封建地主阶级,并取得胜利。胜利后,这群被统治阶级的宿命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看不清剥削本质的他们又被统治阶级扔入被统治的漩涡,这便是他们的宿命。
无产阶级的斗争性:资本主义毕竟是进步的社会形态,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生产者的劳动技能高于旧农业生产中的农民,新技术需要生产者具备必要的科学知识储备,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体系向生产者开放,这种新式教育在提升生产者素质的同时,也通过革命性的同步提升培育了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这些掘墓人的斗争精神初期通过罢工的形式显现,其目的只是要求简单的提高生活保障,并没有对阶级剥削的本质提出挑战。缺乏先进思想指导的无产阶级,在苟活的情况下没有动力去主动推翻阶级压迫与剥削。先进思想中的彻底革命定神并不必然占领无产阶级的头脑。
无产阶级斗争的深化: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发现了人类发展的最本质规律,并发现了人可以在先进思想的武装下,通过积极的暴力革命,就能推翻剥削制度。这种思想一经产生,便首先武装了一部分关心社会,热衷于通过哲学解决根本问题的有探索和变革精神的知识分子,其代表人物有列宁、毛泽东这样的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引燃了整个无产阶级的怒火,真将旧制度烧掉了,建立起马克思预言的社会主义社会。
这个被剥削阶级翻身做主人的社会曾经并正在创造着不亚于资本主义的创富纪录。遗憾的是,这个新社会是个早产儿,需要不断革新思想,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因为视这种制度为死敌的资本主义依然强大地存在,并通过各种手段破坏新制度的存在。令人悲哀的是,以苏联为首的大部分社会主义阵营放松了思想的进步与改造,盲目地与资本主义社会搞冷战,忽略了刚被解放的无产阶级对和平和更丰富的物质文明的极度需求,穷兵黩武的结果就是经济被拖跨,文化无法保持先进性,最终使代表无产阶级行使主人权利的共产党失去民心,进而通过党内自由主义泛滥任由党在主体资格上丧失合法性,最终让其本国的资本主义复辟,当了主人的无产阶级重新回到被剥削地位。这说明,缺乏先进思想武装的无产阶级一样也可以是盲目的、偏见的、自私的,他们的革命性和先进性脱离了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一样散沙一片,被剥削的宿命就不能彻底改变。
我们国家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改革开放使经济取得大发展,但经济发展过程中,思想方面建设松懈,使社会同样面临各种伦理危机,党若管不好党,当家作主的这些无产阶级主人便也象苏联、东欧国家和平演变前的人民一样,也将失去现有的统治地位。如今我国在强力整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正确举措,在管好党的同时,我们已经有条件适度开展政治改革,让人民享有更多的民主决策权,这需要我们通过哲学普及教育以增加社会主义公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只有切实增强了主人翁精神的无产阶级,才能在有先进思想武装的党的领导下,将中国社会主义这面大旗更好地扛下去。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要人类文明根本局限不除,无产阶级就仍是先进性与局限性共存的阶级,对他们的主动改造始终不能松懈,对他们的改造是进行时,只是改造的方法和手段必须经哲学普及为内容。
(四)今天世界还存在无产阶级么?
今天的世界还存在无产阶级吗?这世界当然存在无产阶级,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私有制还依然存在,并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只要维护私有制的法律制度依然存在,国际性的阶级斗争便随着市场的国际化而依然存在,做为与资产阶级对立存在的无产阶级不但存在,还负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文明终极进步的义务。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以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划分为依据的,当今世界大量的所谓中产阶级,只是在生活资料上的相对富裕,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仍然很少或没有,所以他们仍然是无产阶级,而不是有产的资产阶级。
我国的无产阶级是通过其先进代表代持国有资产来实现统治阶级的地位,这是由国际上仍存在敌对势力主导的敌对斗争形式决定的。对比世界上的敌对势力,我们虽为国家的主人,掌握生产资料,但我们仍是资产阶级眼中的无产阶级,他们想恢复我们旧身份的野心从来不死。为了确保对抗中的均势,我们必须集中力量才能实现理想,通过充分发挥文明比较优势做好社会主义资产积累,只有彻底增强与国际敌对势力斗争的资本之后,我们才有能力进一步研究好新形式下的劳动者更好参与社会分配的机制体制问题。
(五)对私有制的看法
私有制是人类自我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随着人类征服、改造自然能力的提升,又会归于消灭。
私有制的产生,是人性恶的必然结果。人类产生之初,受自身能力和自然条件双重性限制,自发地形成了原始共产主义的劳动与分配形式。人类生存的艰难,让人类无暇顾及人性的善与恶。
随着人智力的提升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的群体间财富出现了相对过剩,对剩余产品的分配无法持久均衡,使人性之恶彰显。人类为了此后的私有财产的争夺演绎了罄竹难书的人间悲剧,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仍不能被消除。好在马克思替人类发现并预言了共产主义的美好图景,给人类带来希望和方向。所以私有制根本上是人性之恶的表现形式而已,随着人性善的完全实现,私有制一定会自然消亡,与私有制伴生的人的傲慢与偏见也会随着消失,保护私有制的各种法律也随之消失,家庭也随之消失。
消灭私有制是彻底解放人类(自由)的前提。私有制是人类自己给自己套上的自由枷锁,这个枷锁只有通过人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哲学智慧的提升才能逐渐打碎。
(六)以假想的马克思的角度帮其构想中文版《资本论》序言
首先,马克思与恩格斯应该感谢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世界政治与文明发展保留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
其次,他们应该感谢中华人民和中国的古老传统文化,因为是中华的古老文明的精华部分让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先进代表——中国共产党——避免了苏联那样的沙文主义思想,敢于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好国际政治关系;
最后,他们应该鼓励中国继续保持道路自信,继续坚持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用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导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给中国人谋好福利,给世界人民做好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其他国家,感动其他民族,让他们也有决心和信心走中国式道路。最终世界得以因大多数国家一起走在中国模式下而实现共同富裕,在和谐中国的模范带头下,最终实现全世界的和谐发展,为人类更快更好地走进共产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七)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构想的那句名言
马克思在构想共产主义图景时,说了下面这句话:“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马克思做出的关于人类发展的科学预言,是人类智慧当前的最高体现,是人类未来图景的最美设想。
这句话包含着所有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发展规律的最终演进归宿,是人性之恶得到彻底抑制的终极表现,是人类千万年努力探求而始终不得的人的真正自由的最终表现形式,这样的自由,给了人类真正的希望。
但这世界仍有一些占据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害怕并痛恨这句话,他们因高高在上的傲慢与偏见而视这种思想为死敌,他们是现实世界绑住人类自由的最后枷锁,需要全人类的思想进步与共同革命的努力来一点一点地消灭它。
人的自由需要自己来解放,共产主义便是我们心中追求的自由天堂,我们是自己的上帝,除了我们自己,谁也救不了我们,因为进入天堂需要找到引路的天使,这个天使便是哲学,唯有每个人都用哲学武装了自己,绑住我们进入自由之境的枷锁才能被解开,人性之善才能大行其道,人性之恶才能得到彻底抵制,人的真正自由之境的大门才能打开,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才能真正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类大同理想。
这个世界,人们所有的积极努力,都是在与私有制的恶在做斗争,归根结底是在与人自己的人性的恶在做斗争,人类什么时候彻底摆脱了自己内心中的傲慢与偏见,人类什么时候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人的终极自由是灵魂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而这在当下世界两个文明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现在的人的自由度是受思想境界和层次水平制约的,思想越纯粹的人,其自由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同理,人的灵魂越高尚,其自由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鼓吹他们的世界是自由的世界,但就是这样的自由世界的人,却竟然对马克思这样的对自由有了更高级论述的人定义为他们的死敌,可见他们的自由的虚伪与不自信。我认为,一个不自信的人永远活在别人的阴影下,是无论如何也自由不起来的,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开篇便写下:“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便是对资本主义鼓吹的自由的绝妙讽刺。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自由是少数人的自由,他们通过表面的、形式化的自由掩饰了大多数人因不占有生产资料和剩余价值所必然面对的不自由,比如他们赋予了全民的被选举权,但通过选举制度设计,又使这种参选能力与条件建立在大量竞选经费的筹措上,进而直接客观地剥夺了大多数人的被选举权。
这就如同封建社会的农民阶级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工人阶级一样,被统治地位的角色是不变的,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始终掌握在少数统治阶级手中。即便偶有无产阶级通过选举被选上去,而后这人也必成为新的有产阶级,从而被同化到另一阶级,从而脱离原来的阶级。
可惜就有很多人沉醉于这种形式的平等,并竭尽所能地为其歌功颂德,这是怎样的短视与孤陋。短视与孤陋的人啊!早点醒醒吧,看看人家马克思所描绘的自由吧!努力改正自己人性的不足,别再为人类真正自由的实现添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