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蒋勋说宋词随笔

读书心得 时间:2020-07-08

【www.cqwcsy.com--读书心得】

  蒋勋说宋词随笔【第一篇】:《蒋勋说宋词》读后心得

  说实在的,看这本书之前我真不知道蒋勋何人。谈起唐诗宋词也只不过是上学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背诵的那几首罢了,翻看这本书是我们学校的读书沙龙活动,放假在家闲来无事翻翻,没想到一开卷就爱不释手,既放不下手,又不忍迅速看完,因为“养料”太多,得慢慢去消化。所以花了一个多月才品读完。

  真的是一本好书,值得“为伊消得人憔悴”。蒋勋,是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后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著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的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蒋勋多年在文学和美学上的耕耘,就时间的纵轴而言,他可算为人类文化的孝友之子,他是一个恭谨谦逊的善述者。就空间上的横轴而言,蒋勋是这个地域的诗酒风流的产物,是从容、雍雅、慧杰、自适的人。

  他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为我们娓娓道来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对宋词进行一次通俗化的全面解读,让我了解“词最初不是文人创作,而是民间歌曲。”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视,蒋勋从唐后主李煜讲起,讲为什么在唐诗的顶峰中,如何产生宋词,宋词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历史意义,按照五代、北宋、南宋词的脉络,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最后以姜夔收尾。

  蒋勋说: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种子,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骚动是因为它正在开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宋词是一种简练,一种淡雅,一种不夸张的情绪。阅读蒋勋,你会发现宋词的颓废、平实和自然,发现现实的美,其实人生是一场美的沉思。

  蒋勋不仅仅讲词,还讲作者的经历,历史背景,所处环境,深入剖析作者的创作意景,以 及作者与作者的比较,结合美学、书法、陶瓷等不同形态的艺术侃侃而谈,丝丝入扣,到点到位,让你赏心悦目,品尝阅读的快乐!

  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蒋勋先生讲苏轼这一章节,让我看到了一个我以前不一样的苏轼。“明月几时有”已经平易成口语,融入儿歌、流行曲、家常话中,隐去了苏东坡的文豪气和穿越历史的云烟感。原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句子,蒋勋先生说:“谈到苏轼,我觉得大家可以了解到他所创造的一个文学风格,他几乎是一扫唐代的贵游文学。‘贵游文学’是说从六朝以下一直到李白,基本上都在追求一种比较贵族气的豪迈、华丽,一种大气、挥霍的美学感觉。可是到苏轼的时候,我们看到他真正建立了宋代诗风的一种平实,所以当我们读到‘明月几时有’的时候,你常常会觉得苏轼最大的特征,是他的作品当中常常有一些句子几乎是不像诗的。比如‘人生如梦’,比如‘多情因笑我’,他常常可以把世俗的语言非常直接地放入诗中。”

  《江城子》这首诗至今我们读着仍然朗朗上口,源于这首词口语化的倾向,比如说“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我们会发现每每在阅读苏轼作品的时候,中间没有感觉到任何阻碍和费力的状态,像他自己所说他在写文章的时候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这其实在讲要自然,当然这种自然并不容易。苏轼最大的特色是他的作品根本不需要注解,这样的东西你要怎么去注解?它都是生命经验,如果要注解它,恐怕是要把生命经验拿来做注解。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苏轼作为一个这么重要的文学创作者,文学真的不是他的职业,他没有刻意地为文学而文学,而是在生命当中碰到那个事件的时候,他的文学就出来了,这个时候他的真情会完全流露出来。这首词我想大家因为太熟,也许会觉得它是那种简单、容易的句子,使你忽略它其实在文学世界当中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它的难度就在于我们常常不敢写这么简单容易的东西,一开始就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我觉得苏轼最有趣的是他所有的句子开始都是直截了当,从来不做铺陈。这样的一个作品就把我们看到文学创作当中最难的这个部分完全展现出来了。

  跟着蒋先生的这本书,重新发现了那些我们已熟到“审美疲劳”的词句之美,还令人在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夜里琢磨人生的滋味,比如“天涯何处无芳草”,蒋勋先生的剖析是:“不止是在讲一个自然现象,同时它也扩大成为一个心理经验,好像对生命有很大的鼓励。我前面提到我最大的愿望是盖一座庙,凡是这种句子我都会把它做成签,放在庙里,一个失恋的人如果抽出‘天涯何处无芳草’,大概会很高兴的,它变成了一种扩大性的人生体验。”

  无论是宋词之美还是蒋先生解析之妙,令人重拾阅读的乐趣。书架上唐诗宋词的解析书籍也有几种,或考证严谨、或著者权威,为何蒋勋先生口语化的点评在这个秋夜抓住我的心?为何那些平日里朴素的句子大放光华?大概因为这样的评说方式浸渍着感情与个性,也是因为隔着海峡,审美与表述都有了些微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读者的心里投下新奇与惊喜。

  蒋勋说宋词随笔【第二篇】:蒋勋说宋词读后感

  只因为平时喜欢几句宋词名句,就在众多图书中,选择了这一本。没想到一开卷就爱不释手,既放不下手,又不忍迅速看完,因为“养料”太多,得慢慢去消化。所以花了一个多月才品读完。

  真的是一本好书,值得“为伊消得人憔悴”。蒋勋是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书可能是讲座稿整理而成的,非常口语化,有点罗嗦,但也体现他的细腻。就象听《百家讲坛》一样,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为我们娓娓道来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对宋词进行一次通俗化的全面解读。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视,蒋勋从唐后主李煜讲起,讲为什么在唐诗的顶峰中,如何产生宋词,宋词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历史意义,按照五代、北宋、南宋词的脉络,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最后以姜夔收尾。

  蒋勋说: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种子,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骚动是因为它正在开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宋词是一种简练,一种淡雅,一种不夸张的情绪。阅读蒋勋,你会发现宋词的颓废、平实和自然,发现现实的美,其实人生是一场美的沉思。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平安无事,必定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免不了风风雨雨,冷冷热热。对于困难和挫折,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退缩,有的回避,有的逆流而上,有的战而胜之。

  人生问题也是古代哲人难以回避的。孔子以现实的、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很感叹大树的长寿和蜉蝣的短命,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词人也经常涉及人生态度问题。对此,他们作出各种各样的解答。苏轼屡言人生短暂,人生如梦。最经典的是《念奴娇·送钱穆父》的下片: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时代使苏轼成为一个令人仰望的大文豪,可是在政治上他却不是一个成功者。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颓废的人生观、没落的情趣。其实不然。比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苏轼追求个人生活的志向确实比较一般。但是,苏轼以此谆谆劝慰朋友:人生就像逆水行舟,我同你一样逆流而上。这些言辞,虽然不是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然而也还是积极进取,难能可贵。人生短暂,万事匆促,这是不争的事实。荣辱得失本来就是相对的,过于执着,就会走向对自己的束缚。

  读了这首词,我认为,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不论受到什么委屈,都不要对人生失去希望,而应该调整心态,怀抱一种飘然自适的性情,在“逆旅”中做一个坚定的、自觉的“行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不能缩在乌龟壳里过局天促地的生活,而应该走向广阔的世界,呼吸自由的空气,在世间寻找人生的情趣,焕发出浪漫的青春。这是人性的觉醒,欲望的复苏。这种理念,将有力地推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成为促使人自身最佳发展的原动力。

  蒋勋不仅仅讲词,还讲作者的经历,历史背景,所处环境,深入剖析作者的创作意景,以及作者与作者的比较,结合美学、书法、陶瓷等不同形态的艺术侃侃而谈,丝丝入扣,到点到位,让你赏心悦目,品尝阅读的快乐!有空你不妨读一读,对人生进行一场美的沉思。

  蒋勋说宋词随笔【第三篇】:《蒋勋说宋词》读后感

  说实在的,看这本书之前我真不知道蒋勋何人。只因为王轩的推荐,拿来翻翻,没想到一开卷就爱不释手,既放不下手,又不忍迅速看完,因为“养料”太多,得慢慢去消化。所以花了一个多月才品读完。

  真的是一本好书,值得“为伊消得人憔悴”。蒋勋是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书可能是讲座稿整理而成的,非常口语化,有点罗嗦,但也体现他的细腻。就象听《百家讲坛》一样,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为我们娓娓道来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对宋词进行一次通俗化的全面解读,让我了解“词最初不是文人创作,而是民间歌曲。”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视,蒋勋从唐后主李煜讲起,讲为什么在唐诗的顶峰中,如何产生宋词,宋词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历史意义,按照五代、北宋、南宋词的脉络,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最后以姜夔收尾。

  蒋勋说: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种子,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骚动是因为它正在开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宋词是一种简练,一种淡雅,一种不夸张的情绪。阅读蒋勋,你会发现宋词的颓废、平实和自然,发现现实的美,其实人生是一场美的沉思。

  蒋勋不仅仅讲词,还讲作者的经历,历史背景,所处环境,深入剖析作者的创作意景,以及作者与作者的比较,结合美学、书法、陶瓷等不同形态的艺术侃侃而谈,丝丝入扣,到点到位,让你赏心悦目,品尝阅读的快乐!

  蒋勋说宋词随笔【第四篇】:蒋勋说宋词

  今天上午饿着肚子读完了这本书,《蒋勋说宋词》,感觉写的还不错,吃完午饭就着刚读完书的热乎劲匆忙赶来写这篇读后感。

  蒋勋老师是台湾人,确切的说是成长在台湾的大陆人,故乡是大陆,生长在台湾,这样的背景也就注定了这部书在写到南宋时用以自比的感情。

  这部书一边讲历史一边讲宋词,讲到宋词就离不开政治,更离不开艺术、离不开美学,现在的宋词是跟琴棋书画联系在一起,是一种艺术品,虽然宋词都是人写的,但是用浑然天成,巧夺天工来形容也不为过,因为许多句子已经成为千古不朽的名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不可复制,只要世界上还有人说汉语,他们就不会消失。许多宋词的千古绝句,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写出来的,李后主、苏轼、李清照…………我就不堆砌诗句了,他们的人生都是大起大落,如果平平淡淡的一生过下来,也写不出那些个感人的诗句。只有在国破家亡、人生遭遇重大转折的时候才能发出那样的肺腑之情。相比之下,我们平日里的考试失利、朋友争吵都是鸡毛蒜皮,少年强说愁罢了。

  每次读中国的历史,读到极盛或极衰的时候我就想哭,读完这部史书,更加感受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历史气息,从盛唐的张扬,到北宋的内敛秀气,再到南宋的小确幸,时代在变,民族性格在变,历史在变,历史的洪流都是不可逆转的,每一个坐在上面的人都被推着走,似乎决定着这一切的就是上帝,就是命运。蒋勋写到南宋,多次提到了他年少时喜欢苏轼和辛弃疾的诗句,不喜欢柳永,教材中也非常推崇那种收回故土的思想,许多辛弃疾有名的边塞诗篇都蕴含着一种独特的情感,读了之后的人就有一种奋不顾身想上战场奋勇杀敌的情感,或是在边塞守卫国土的一种自豪感,台湾人在学,我们也在学,不过我们学来的诗篇,用来代入的场景不一样,台湾人用南宋来自比,代入两岸关系,想反攻大陆,大陆人代入的往往是近一两百年的屈辱近代史,心中想的是光耀中华,恢复万邦来朝的保持了千年之久的国际地位,两岸人民格局的不同就此显现。蒋勋年轻时正值“反攻大陆”闹得火热之时,大家以一种“南宋”人的心态来看待自己,年迈后,时代变了,渐渐地发现反攻大陆不过是泡影,就像南宋想夺回汴梁一样,面对强大的对手,无能为力,久而久之在这种环境下,文化中的小确幸出现了,偏安一隅的思想开始占据主流,作者也渐渐反思,发现也爱上了柳永、姜夔的诗句,想来也是有点意思。

  从一个时代的兴衰,一个朝代的兴替,到一件事物的始末,一个人生的波折,都存在三个境界,这也是我发现的这部书的精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总结出人生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从这里开始,人生开始感受到了一种颓废,繁华下落,开始沉静下来领悟,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眷恋和珍惜。

  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在这里,人生多了一份执着,一份痴情,也多了一份漫长的痛苦。很多人在这份痛苦中就倒下了,并没有过渡到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一种释然,寻来寻去,不过如此,曾经的不过是乱花弥眼,浅草没蹄,要寻找的不就在眼前么,执着只是经历,难成结果。

  蒋勋说宋词随笔【第五篇】:阅读摘抄

  第一讲 李煜

  唐诗到宋词,"凡是艺术形式意境越来越高的时候,其实也说明他远离民间。",唐诗格律严格,李白,杜甫的成就也几近不可超越。 "讲到词,首先要提到五代词,因为五代词是唐诗过渡到宋词的一个关键桥梁,而其中的关键人物是李后主,即李煜" "词这一文学形式的出现与成熟,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民间创作,二是李后主,他把民间创作与文人创作成功的连接在一起"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李后主的地位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他是一个亡国之君,背负着原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李后主评价极高,说他是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革命者;亡国之后的词作"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前半生他面对自己,追求感官上的愉悦,是诚实的;亡国之后,他后半生的哀伤也是诚实的"

  ,正是由于他的一派天真,他才会那样写,以至于因"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被宋太祖毒酒赐死。"一个文人的诚实就体现在他的用字上。" "文学创作,艺术创作,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是否真实。",王国维评,他"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李后主了解民间最底层的文化,讲的更白一点,就是歌妓文化","通俗的意义就是回到世俗的,俗世文学自有它的一种活泼和力量" "词牌代表的是一首词的音乐调性,词人只是按照音乐把词填进去"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梦里不知是客,一晌贪欢"这个句子的宗教感和哲学感可能是最强的。我觉得它可以用来做任何一种生命形式的告白,让我感触到自己的生命,是不是应该这样执着,那些最深的感情,好像也不过是"一晌贪欢",因为你知道后面会有什么在等着" "相见难时别亦难"是人与人的关系,"别时容易见时难"则是你与自己生命的关系。 李后主用"天上人间"作为《浪淘沙》的结尾,也许是由于夜晚惊醒过来那一刹那的生命感伤,他忽然得到了生命里最后的谶语。

  第二讲 从五代词到宋词

  词与诗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词是高度口语化的形式;长于抒情,不长于叙事;大部分词有很明显的长短句。 凡是与音乐,音律配合得比较密切的文字,都会形成"婉转",其实就是在对感情进行反复的讨论。 词是音乐性非常高的文学形式,同时也是视觉性非常高的文学形式。 宋词像一种织锦,把很多不同颜色的线编织在一起,而唐诗像是单一线的串联。 词是靠曲调来相关,而不是靠文学本身的意象。 唐诗是向外的观察,譬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现在转回来变成"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变成了一种非常精细的,有一点儿耽溺的经验。 西方所谓"颓废"是一种内心经验的反省。 只看到春天的灿烂,而不能看到秋天的肃杀和萧条,那他的生命经验也是不圆满的 唐代的愁是不会被自闭到个人化的,绝对孤独的体验中去的。宋代,对于惆怅,闲情,新愁,或者所谓文人的风花雪月,如果从负面的角度来说,它可能是我们讲的不好的颓废;可从正面来讲,生命中的忧愁是一种本质性的内容,是你怎么样都无法排解的。 宋朝在文化上创造上产生了一种"平淡天真",就是不要做作,也不要刻意,率性为之。 "通常我们一讲小事物就会看不起,总在谈虚妄夸大的东西,对身边的小事可能没有真正珍惜过。" "我相信深情是可以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的,同一朵花的缘分不见得下于同一个人的缘分" 你会用伟大去形容唐诗,但你不太会用伟大去形容宋词,因为后者不追求伟大,它追求的是一种平静。

  第三讲 第一部分 范仲淹、晏殊

  一个人对于生命的感慨,意见,都可以是文学的状态。

  时间的无限性是人的第一个感伤,空间的无限性是人的第二个感伤。人类醉生的两个感伤其实是时间的不可寻找和空间的不可寻找。

  宋代知识分子的“分裂”个性,刚毅与柔情如此的不同,但是又可以合在一起。因为我们不了解看似对立的个性可以和解,如果实现了和解,这种分裂反而是一种完美。

  看到人所具有的多重性,尊重人的多重性;看到生命的丰富,也就不去阻碍生命力面任何特异性的发展。

  唐代的很多东西是描述大的景象,或者生命中必须有目的性的事件;可到了宋代以后,因为政治的相对安定和经济上的繁荣,使得人们可以很安静的去看一些几乎是无谓的小事。

  北宋词最精彩的部分是在于它对意向的掌握。这些意向经常是非常平常的,里面没有大事件,不过就是愁、醒、梦这些小小的生活体验,加上一些自己身边最具体的景象。

  ”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念蓝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张爱玲说她最新换这四个字,他觉得”心长焰短“是一种生命状态,他不是在讲蜡烛,而是在讲一种极大的热情燃烧的要到最后了,你内在的**还那么多,可物质能够提供给你燃烧的可性能已经那么少了。这讲出了生生中某一种热情将要成为灰烬,将要结束的状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选了三句宋词,来说明人生的三个不同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活在繁华当中时,其实很难对生命有所领悟,对生命的领悟常常开始于繁华下落的那个时刻。第二个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个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我觉得北宋词里最美的句子,其实是讲生命里两个不同的状态,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都不完全。

  文学的力量,从一个平淡的对生活事件的描述慢慢扩大,变成真正触碰生命的东西。

  第三讲 第二部分 晏几道、欧阳修

  在不同的生命状态里会对诗词有不同的领悟。所谓“诗无达沽”,每个人解读“落花人独立,微雨燕**”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诠释,所有的固定答案都是对诗的扼杀和伤害。

  欧阳修非常强调文学的平实性,要摆脱南朝华丽堆砌典故以及造作的风气,恢复文学的自然。

  北宋这一代知识分子保留着幻灭的情绪。在权力和财富当中,他感觉到生命本质的无常,他才会有宽容。我非常不赞成很多人说度这样的东西会使人消极、悲观,我从中看到了生命的本相;花是会凋零的,春天是会过完的。在了解这个本相后,生命仍有执着,以泪眼问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他会变成一种深情,而这大概也是宋代知识分子最迷人的地方。

  你必须知道生命本质的无常,才会去珍惜生命里无常来临前每个片段的美好时刻。

  人生的豁达,人生的从容,大概都来自于不必非去坚持非此即彼,来自能够又悠游于生命的变化里,耐心的看待某一段时间中我们还没发现的意义。

  这些文人内存其实有一种无常感,所以在生活里面会有一种深沉。

  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平”是欧阳修所追求的。

  第四讲 柳永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可以铺叙开来的比较长的词,我们称为慢词

  第五讲 苏轼

  他可以豪迈,可以深情,可以喜气,可以忧伤。如果完全从美学角度来讲,苏轼的成就大概是最高的。

  苏轼的作品都是生命的经验,如果要注释它,恐怕是要用生命经验来做注解的。

  苏轼的美学在凄凉当中不小气,常常有一种空茫的感觉,带着一种生命的无常感。

  文学里的极品,其实情感多是一清如水,超越喜悦,也超越忧伤。

  苏轼了不起的地方,就是他修炼其实是为了回来做人,而不是为了告诉别人我多了不起鲁能告诉别人自己没有那么了不起,才是修行。

  “自喜渐不被认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态,不是别人不认识你,而是你自己相信你其实不需要被人认识。

  文学史上的苏轼是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一种开阔的个性,树立起自己的生命典范的,这个生命典范让你知道其实文学重要的是活出自己。

  宋代直接碰触了生命的无常性,他们不避讳这个话题,可是也不因此而悲哀。对于生命“空”的状态,无常的状态,苏轼直接去写,完全不做任何修饰。

  第六讲 从北宋词到南宋词

  对于两宋词的评价,存在着关于文学性和音乐性的争议。文学性上来讲,赢得一定是苏轼。李清照批评苏轼“不协音律”,但这是因为苏东坡根本没有想到以音乐传世,他想到的是以文学传世。

  苏东坡曾经问人家:我的词唱出来和柳永的有什么不同?对方说他的词是关西大汉持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而柳永的词大概是十七八岁的小女孩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两者美学风格不同。

  我们的生命有时会有一种大时代的辽阔,要去发出大声音,可有的时候生活里面只是小事件,只能令人发出一种低微的眷恋和徘徊。在美学上,大与小只是两个中性的名称,没有好坏的意思。

  一个文学在锤炼形式美的时候,其实就是它没落的年代。

  所以元曲势必要走另外一条路,中国的诗词在元代开始与表演结合,文学过渡到了戏曲。

  唐朝的诗人在酒楼上唱《将进酒》,只要自己拿着筷子敲着酒杯就可以唱起来;可是到词出来的时候,你必须把你的句子交给乐工和歌女,弹着琵琶唱出来;到了元代、明代的时候,不只是歌手,还要有受过严格戏剧训练的演员,由他们帮你表达出来,所以越来越复杂。

  第七讲 秦观、周邦彦

  琴是文人拿来修身养性的东西,换句话说,琴最重要的不是弹给别人听,而是弹给自己听。琴变成文人生活中必备的部分,它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一种内敛的精神。

  我们在阅读文学时慢慢会发现,句子本身可能是了解诗人的一个方式,可更重要的是单字,我觉得单字本身是他真正的质感所在。

  文学里的流浪意识是一个生命的自我放逐性,它并不特指某一次于某一个人的告别和流浪。

  当然,有很多人认为诗人是天生的,他有这个情感,会把一般人看不到的,好像没有情感的东西转成深情的部分。

  宋瓷不再讲究色彩上的华丽,而是讲究质感的变化。

  “王谢”就是王导和谢安家族。他们从不到十岁就开始受到文化的训练,有自己的自豪和品味;他们当中产生了一种贵族文化,这种贵族文化强调的不只是权力,不只是财富。王谢子弟当时建立

本文来源:https://www.cqwcsy.com/dushuxinde/2075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