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建军大业观后感大学生2000字四篇

观后感 时间:2024-07-23

【www.cqwcsy.com--观后感】

生字,读音shēng zì ,汉语词语,意思为不认识的字或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大学生2000字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建军大业观后感大学生2000字

由刘伟强执导,韩三平任总策划兼艺术总监,黄建新任监制的热血战争巨制《建军大业》将于7月28日内地公映。今日,刘德华、梁朝伟和刘嘉玲三位影帝影后特别录制一段视频,表示无条件支持导演刘伟强的新作《建军大业》,这一经典的“无间道组合”引发无数回忆。

刘德华表示,自己从80年代便认识导演刘伟强,还大赞他作品中的男性视角,“不管是《旺角卡门》还是《无间道》,我觉得他每次都可以将不同年代的男性电影处理的很好”,之后还表示“我一定支持你!”梁朝伟也信心十足,“我相信刘伟强导演肯定会让观众有一个全新的视野”。刘嘉玲则表示无条件力挺,“刘伟强的《建军大业》,不用说,一定要看!”

刘德华、梁朝伟和刘嘉玲三人与导演刘伟强有着不解之缘,均多次与导演刘伟强合作,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曾共同出演刘伟强执导的《无间道》系列电影,一同造就无数影迷奉为经典的xx片。此次“无间道组合”为导演刘伟强助阵,亦引发影迷们的回忆狂潮,更有网友表示“天王天后都支持,我也走进影院看看去!”

昨日,电影《建军大业》发起“趁年轻干大事”主题活动,呼吁“正年轻、曾年轻的网友”分享自己的青春大事,引起无数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一天之内引起网友8万多条的讨论中,满是他们的青春往事,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虽然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有意义的事情做了不少”。在网友讲述的“大事记”中,既有献血、捐书、支教等积极暖心的公益项目,也有登山、长跑、考试、军训等挑战自我的户外活动,“虽然年轻青涩,但做的事情都有年轻的态度!”

【篇2】建军大业观后感大学生2000字

我一直知道自己是一个感性的人,不论是在看电视剧还是看电影,我都会把自己代入到情境里。跟着故事的主人翁一起笑,一起哭。其实最接受不了就是虐心的情节和悲怆的情节,因为总是会让我歇斯底里的哭泣,而我又不想在有人的情况下哭泣,总觉得很不好意思,这么大人了,还会被情节所感动。当我被故事情节感动哭了的时候,我妈妈特别搞笑,会在一旁用她的重庆话骂我“你看你一天像个疯子样”,“你xx就是个神经病”。当然我不会理会她,因为我还在情景里没出呢。

今天下午闲来无聊,在家看了电影《建军大业》,先不论演员的豪华阵容。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那埋在心里的爱国情怀再次被点燃,每当我看到这些爱国的、抗战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的时候,我都感到无比自豪,因为我是中国人,我会为自己生活在中国而无比兴奋。很庆幸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没有战火纷飞,一切都是那么幸运。感谢革命先烈为我们打下的江山,为我们保留的美好河山。“幸存者就是,你得把死的人的生命活出来,这样他们才没有白死。”——《建军大业》。这是我听过对幸存者最美,最有气势的解释。总觉得能活着就是最好的,可是偏偏就有人为了革命,为了胜利连命都可以不要。我很敬畏,我想过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我肯定没有那么勇敢,我肯定是一个胆小怕死的人。现在的我很庆幸,我们还活着,而且是活在这个信息发展非常迅速的网络时代。

这电影里有太多我喜欢的演员了,余少群,马天宇、欧豪、张艺兴、李易峰等等好多人。但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欧豪饰演的叶挺,全篇为他痴迷。喜欢他的男子气概,喜欢他为兄弟们出头,喜欢他奋勇杀敌。网上好像全是在批评说欧豪演的叶挺不符合历史,甚至叶挺的子孙都出来发话了,我承认在剧情里欧豪演的叶挺有一点痞痞的,还在战场里嚎叫,但是情到深处最有力的释放方式难道嚎叫不算其中之一么?成千上百万的战士牺牲了,是很悲怆,很壮烈,但是我们最终我们胜利。我们胜利了。大家都在讨论欧豪嚎叫这一镜头,难道这不是好的起点么,大家都记住了这个镜头,欧豪用他自己的方式让大家记住了他欧豪,也记住了影片中的叶挺。这部电影里英雄人物太多,演员也太多,但是能让大家对之记忆深刻不就是一种成功么,演员是需要话题的,争议即存在,存在即真理。所以我支持这影片的叶挺,也支持欧豪。

我看这影片的时候强忍着泪水,因为太壮烈了,加上逼真的特效,让我为之动容。一直没笑过,但是最后结尾润之那八个字却让我笑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找不到笑点,可能是被那一份勇气感动了吧。精彩的影片总让人印象深刻。好了我不想再写了,我准备再去找一部类似的电影或者电视剧,继续观看,把我的爱国情怀继续点燃。

以上言辞纯属我个人想法,没有其他恶意,请勿妄自揣测,恶意菲薄,感恩。

【篇3】建军大业观后感大学生2000字

《建军大业》作为庆祝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献礼影片,再现了革命先辈的建军艰难史,电影由刘伟强执导,韩三平担任总策划及艺术总监,黄建新监制,演员沿袭了“建国三部曲”前两部众星璀璨的阵容。不同的是《建军大业》的演员阵容不仅是国内当下最红的演绎明星,同时也是演艺圈“小鲜肉”级的新生力量,选用大批青年演员来演绎为建军大业作出卓越贡献的革命伟人,新华网也为影片中青年演员的演技提升点赞。

本次参演《建军大业》的华人影星多达54位,除了有刘烨、朱亚文、黄志忠、王景春、王庆祥、张涵予等实力派演员,还有欧豪、刘昊然、马天宇、张艺兴、鹿晗等新生代当红偶像,无论是主演还是配角,不管是元帅还是小兵,大家都为能够致敬这样一段伟大的历史而骄傲和努力。

影片的看点除了厚重的战争历史和明星演绎之外,还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和真实的场景道具。117天的拍摄过程中,剧组再现了上海杜公馆、湖北武汉都府堤、南昌牛行火车站等60个;600多人的剧组辗转北京、上海、南昌等多个城市,横跨数千公里取景;另外,此次参演的群众演员累计超过25000人次,单场戏群众演员数最多可达1500人,并且创下了刘伟强导演单镜头200炸点的纪录。

《建军大业》的故事主线围绕着1927年发生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展开,影片从惨绝人寰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拉开序幕,学生游 行、工人运动、军警扫射、青帮斧凿、枪炮齐鸣、战火黑烟、街头横尸、血流成河等等,这些激愤、血腥、暴力的暗黑场景将观众拉进那段悲壮不屈的革命岁月里。

影片第一阶段的大场景设置里,着重呈现了商务印书馆被毁灭的场景,这个中国出版业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被炮弹炸毁,馆内的工人、记者被军警和青帮肆意屠杀,这个曾宣传革命思想,点燃革命星火的文化重地被毁于一旦。

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位伟人就是敬爱的周总理,朱亚文将总理的睿智、从容和潇洒展现无遗,周总理在整个影片中始终处于为革命奔走和筹划的领导地位;刘烨继《建党伟业》后续演毛泽东,一支香烟、一句陈词将毛主席的沉重、冷静和忧愤的神态深度刻画;黄志忠将朱总司令的坚毅、自信和气势描绘得神韵十足,王景春将贺龙元帅的激愤、侠气和果敢演绎得恰到好处;欧豪彰显出了叶挺将军的霸气,马天宇展现出了林彪元帅的勇气,张艺兴诠释了卢德铭将军的大义,霍建华也刻画出蒋介石的阴狠和深邃,总之每一个角色都在认真努力地展现革命先贤的特质和魅力。

“南昌起义”是中国建军史上的重要开端,也是《建军大业》里的重头戏,这期间重点呈现了建军初期主要革命领导人的身份特质和性格魅力,周总理的英气、叶挺的霸气、贺龙的侠气、林彪的勇气再一次着重刻画,同时也全面讲述了革命所面临的危局和阻碍。影片中热血激燃的战争场面荡人心魄,枪炮轰鸣,厮喊震天,烘托出革命志士无惧无畏和慨然挺身的英雄胆色,同时也将革命的暴力和血腥显露无疑。

“三河坝战役”是《建军大业》后半部的重头戏,也是影片中最宏大和最惨烈的战争场面,着重刻画了朱总司令、蔡晴川、钱大钧等角色。朱总司令临危请缨,以一敌十死守三河坝,掩护主力进军潮汕,充分展现出了朱总司令的胆色、坚毅以及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样,蔡晴川自请留守牵制敌军主力,掩护主力突然,也彰显出其舍身娶义的豪气和勇气。“三河坝战役”与朱总司令的对阵的敌军统帅钱大钧,电影中也点出其珍视同窗之谊和英雄相惜的义气。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作为影片的结尾部分,卢德铭战死、红军退守井冈山、潮汕进军失败、朱毛会师,这些将革命的艰苦和希望都展现了出来。从望江亭周恩来、毛泽东的拥抱开始奠定了新的武装革命策略,到井冈山朱德、毛泽东的握手开启新的革命方针,这一年的艰苦奋战正式踏上了“建军大业”的第一步。

《建军大业》的大致脉络和革命伟人的英雄气度,云哥儿也给大家介绍差不多了,接下来还是希望喜欢这段革命史和喜欢参演明星的伙伴们去院线支持一下这部国家级的史诗大片,虽然影片内容比较悲壮,但场面绝对不输数十亿票房的好莱坞大片,错过将再也看不到如此宏大的历史战争场景。

【篇4】建军大业观后感大学生2000字

作为“建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建军大业》延续了《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特点,整个影片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潮迭起却又感人至深,影片结束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内心都无法平静。

导演刘伟强大胆选用了很多青年演员:刘烨扮演毛泽东,朱亚扮演周恩来,马天宇扮演林彪、刘昊然扮演粟裕,等等。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甚至略显稚嫩的面孔才更能拉近我们与伟人们的距离,褪去近乎神秘与崇敬的光辉,让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感同身受的体会到当年领袖们对革命的激情澎湃与艰难探索。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中国革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完完全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内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各种反动、帝国主义势力在苦难的中华大地上竞相角逐。

国际上,列强环伺,鲸吞蚕食着中华大地。这一时期正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强国如奥匈帝国、德国同老牌儿的资本主义强国如英法之间争夺殖民地的斗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并最终演变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当时的中国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列强争相瓜分的目标。

国内,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复辟失败最后身败名裂而死,北洋集团分裂,军阀林立,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各个军阀争相投靠帝国主义做其在中国殖民统治的代理人。这一时期军阀混战、互相攻伐,国内土匪横行,商人投机倒把,民不聊生,劳苦大众已经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

在这样复杂的局势下,年轻的共产党人也曾天真,轻易的相信了国民党反动派,真心诚意的开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建黄埔,想再造共和、救民于水火。可是随着北伐军节节胜利,蒋介石独裁的野心也就日益膨胀,逐渐排挤共产党员并最终演变成4.12反革命政变。影片刚开始描绘的就是这一段历史。当反动派举起屠刀时,手无寸铁的学生和已经被收缴了武器的工人纠察队只能像待宰的羔羊一般,任人宰割。

在经历了惨痛的屠杀之后,共产党人痛定思痛才有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清醒认识,才下定决心要组建属于自己的革命队伍。影片着重重现了南昌起义、三河坝战役,为我们逼真的还原了人民军队建立初期的“千难万险,九死一生”,而这句话也是朱德在井冈山会师时和毛泽东说的八个字。

影片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有两个镜头。第一个镜头是当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第一次问战士们革命苦不苦,大家都不敢说话,当第二遍问的时候,大家都说苦。本影片不再是像某些千篇一律的主旋律电影一样,而是逼真的展现了大部分战士面对失败时的真实想法,每一个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没有天生的强者,面对死亡和挫折会动摇会喊苦永远都是大多数人的真实想法。第二个镜头是三河坝战役后期,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朱德下令要留下两百人殿后,并说父子或兄弟都在队伍里的,父亲和兄长留下。面对死亡,慷慨激昂的主动请缨确实让人心生敬佩,但是兄弟之间争相赴死而把活着的希望留给对方却更加的催人泪下。面对死亡,想活着这是人的本能想法,能慷慨赴死把活着的机会留给亲人甚至是和自己非亲非故的其他人,这种精神着实震撼人心。

当井冈山会师的欢呼响彻云霄的时候,毛泽东、朱德这两位伟人四手相握,面对朱德“千难万险,九死一生”的八字感慨,毛泽东同样也用八个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大胆而又坚定的对未来的中国革命做出了准确的判断。最终经过二十一年不忘初心,坚持不懈的斗争,共产党人最终领导人民军队,荡涤宇内,扫平四海,赶走了国民党反动派,改天换地,建立了新中国。

看完本影片我感触良多,当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坚持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而处于生活安逸的新时代的我们,当我们在人生中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候,我们怎么还能有理由轻言放弃!

本文来源:https://www.cqwcsy.com/guanhougan/32123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