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www.cqwcsy.com--观后感】
观后感是指观看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其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今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大学生心得范文(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大学生心得1
寒假假日,无聊之际在因特网上闲逛,无意间瞥见《建军大业》,观后不禁感叹,泱泱大国,以开天辟地之势,如猛虎一般威震世界,那身钢铁躯壳,以万千英雄之躯为基,以万万坚定的信仰为料,用70年的时间,终铸就了一只钢铁雄狮,震慑世界!
电影开头如是说道,“千年来,记载着头一等的强国,那么为什么我们这个国家,现在变成了这个地步呢?这就是我们的国家睡着了了。”听此话后,不禁又让人想起前朝往事,一座东方大国,曾几何时,康熙盛世,幅员辽阔,北征沙俄,西征讨藏,经济鼎盛时期甚可达世界三分之一,文化传播甚至传到了大海彼岸,可仅仅用了58年的时光,打仗,签订耻辱条约,打仗,签订耻辱条约,打仗……,堂堂华夏,不齿于列邦,被轻于异族,一座高入云霄的大厦轰然倒塌,只留下一片狼藉。一时间,狼烟四起,3万万中国人民不甘此景,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但唯一造大势者,唯有一片红色钢铁洪流。
电影之中,那为了新中国的统一而奋斗终生,鞠躬尽瘁的一介书生周恩来,那引领了中国3万万农民站起来的一介农民毛泽东,那领导了王者之师的一介兵痞贺龙,为了那影中所言,“打到列强,统一全国,再造共和。”,以三枪为记,为河山统一,东征讨蒋,重得统一!他们无路可退,因为故土就在身后;他们慷慨赴死,因为退后就是亡国;他们如钢铁洪流般,用最落后得武器,冲散了一切妨碍我们统一河山的精良部队,在影中,他们眼中只有完成任务,他们向死而生,他们,以龙吟为号,死并不足惧,亦并不非足惜,就像影中朱德所言:“我们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我们的前人们建立了这样一支钢铁军团,以血肉之躯铸造了钢铁长城,保护了新中国的万丈河山,电影于此便结束了,可思绪又如何停下。
他们,死在了祖国独立的前夕,他们,建立了一个钢铁国家,他们,为这盛世中国只因信仰二字,甘死如饴。如果说世界上有奇迹的话,那就只有中国红,如果说世界上有神兵的话,那就只有这只红色军队,而在电影所传输的红色信仰的熏陶下,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不禁涌上心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我们可能很弱小,但我们的军队不正是用这份弱小战胜了强大的列强;我们可能没有背景,但我们的军队不正是用一点空白战胜了满天黑暗;我们可能不能像个英雄一样,但我们的军队不正是用平凡的身体造就了一番辉煌!
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大学生心得2
《建军大业》作为庆祝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献礼影片,再现了革命先辈的建军艰难史,电影由刘伟强执导,韩三平担任总策划及艺术总监,黄建新监制,演员沿袭了“建国三部曲”前两部众星璀璨的阵容。不同的是《建军大业》的演员阵容不仅是国内当下最红的演绎明星,同时也是演艺圈“小鲜肉”级的新生力量,选用大批青年演员来演绎为建军大业作出卓越贡献的革命伟人,新华网也为影片中青年演员的演技提升点赞。
本次参演《建军大业》的华人影星多达54位,除了有刘烨、朱亚文、黄志忠、王景春、王庆祥、张涵予等实力派演员,还有欧豪、刘昊然、马天宇、张艺兴、鹿晗等新生代当红偶像,无论是主演还是配角,不管是元帅还是小兵,大家都为能够致敬这样一段伟大的历史而骄傲和努力。
影片的看点除了厚重的战争历史和明星演绎之外,还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和真实的场景道具。117天的拍摄过程中,剧组再现了上海杜公馆、湖北武汉都府堤、南昌牛行火车站等60个;600多人的剧组辗转北京、上海、南昌等多个城市,横跨数千公里取景;另外,此次参演的群众演员累计超过25000人次,单场戏群众演员数最多可达1500人,并且创下了刘伟强导演单镜头200炸点的纪录。
《建军大业》的故事主线围绕着1927年发生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展开,影片从惨绝人寰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拉开序幕,学生游 行、工人运动、军警扫射、青帮斧凿、枪炮齐鸣、战火黑烟、街头横尸、血流成河等等,这些激愤、血腥、暴力的暗黑场景将观众拉进那段悲壮不屈的革命岁月里。
影片第一阶段的大场景设置里,着重呈现了商务印书馆被毁灭的场景,这个中国出版业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被炮弹炸毁,馆内的工人、记者被军警和青帮肆意屠杀,这个曾宣传革命思想,点燃革命星火的文化重地被毁于一旦。
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位伟人就是敬爱的周总理,朱亚文将总理的睿智、从容和潇洒展现无遗,周总理在整个影片中始终处于为革命奔走和筹划的领导地位;刘烨继《建党伟业》后续演毛泽东,一支香烟、一句陈词将毛主席的沉重、冷静和忧愤的神态深度刻画;黄志忠将朱总司令的坚毅、自信和气势描绘得神韵十足,王景春将贺龙元帅的激愤、侠气和果敢演绎得恰到好处;欧豪彰显出了叶挺将军的霸气,马天宇展现出了林彪元帅的勇气,张艺兴诠释了卢德铭将军的大义,霍建华也刻画出蒋介石的阴狠和深邃,总之每一个角色都在认真努力地展现革命先贤的特质和魅力。
“南昌起义”是中国建军史上的重要开端,也是《建军大业》里的重头戏,这期间重点呈现了建军初期主要革命领导人的身份特质和性格魅力,周总理的英气、叶挺的霸气、贺龙的侠气、林彪的勇气再一次着重刻画,同时也全面讲述了革命所面临的危局和阻碍。影片中热血激燃的战争场面荡人心魄,枪炮轰鸣,厮喊震天,烘托出革命志士无惧无畏和慨然挺身的英雄胆色,同时也将革命的暴力和血腥显露无疑。
“三河坝战役”是《建军大业》后半部的重头戏,也是影片中最宏大和最惨烈的战争场面,着重刻画了朱总司令、蔡晴川、钱大钧等角色。朱总司令临危请缨,以一敌十死守三河坝,掩护主力进军潮汕,充分展现出了朱总司令的胆色、坚毅以及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样,蔡晴川自请留守牵制敌军主力,掩护主力突然,也彰显出其舍身娶义的豪气和勇气。“三河坝战役”与朱总司令的对阵的敌军统帅钱大钧,电影中也点出其珍视同窗之谊和英雄相惜的义气。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作为影片的结尾部分,卢德铭战死、红军退守井冈山、潮汕进军失败、朱毛会师,这些将革命的艰苦和希望都展现了出来。从望江亭周恩来、毛泽东的拥抱开始奠定了新的武装革命策略,到井冈山朱德、毛泽东的握手开启新的革命方针,这一年的艰苦奋战正式踏上了“建军大业”的第一步。
《建军大业》的大致脉络和革命伟人的英雄气度,云哥儿也给大家介绍差不多了,接下来还是希望喜欢这段革命史和喜欢参演明星的伙伴们去院线支持一下这部国家级的史诗大片,虽然影片内容比较悲壮,但场面绝对不输数十亿票房的好莱坞大片,错过将再也看不到如此宏大的历史战争场景。
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大学生心得3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知道,不可不察也。90年风雨兼程,90载不屈不挠,90个岁月如歌。当日历退下七月的外衣,时光带领我们奔向欢腾的八月,在这欢腾的时日我们迎来了又一个建军纪念日。公司组织在哈全体员工,观看了电影《建军大业》,该片讲述了我党为挽救中国革命而建立人民军队的峥嵘历史。年轻的毛泽东、周恩来、贺龙等人临危不乱、不惧强权,正值青春的叶挺、粟裕、卢德铭等人在炮火纷飞的战场英勇杀敌、不畏生死,激昂的喊杀声、紧张的战斗戏、震撼的爆破场面交替出现,令人热血沸腾。让我们为伟大的军人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和敬意。祝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在世的老红军身体健康,祝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健在的人民解放军万事如意。
兵事以民为本,强国必须强军。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民军队是祖国统一的保护神。“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声枪响,震惊寰宇,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他们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压迫下挺身而出,在难以想象的困难与压力下试图挽救摇摇欲坠的中国,用基石般的身躯和磐石般的毅力谱写了中国漫长而艰难的抗争史。
三河坝战役这个环节是我感觉最震撼的地方。三天的战事,三千人对三万人,绵绵战火,死的死,伤的伤,血染红了江河,脚下的土地早已变了颜色。他们的每一个军礼,都让人为之动容。最后两百人留下的时候,父子二人,子走父留;兄弟同军,弟去兄留。二百人的断后,留下的是其他人撤出的希望,也是未来国家的希望。朱德对蔡晴川说的那句:“做勇士,不做烈士。”现在想起,依旧感到无比震撼。最后三河坝的炮火声声,蔡晴川按下引爆器,朱德带领着撤离的队伍,驻足敬礼,让人为之动容。二百人的断后,希望与牺牲,更展现了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八一南昌起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军队由少变大,由弱变强。到建国后,人民军队为祖国统一,领土的完整,政治与经济及民生的繁荣富强,蒸蒸日上,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能忘记。那个时代虽已远去,但谁也不会忘记,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年代。
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年代,看到叙利亚难民,那个偷渡遇难被冲上海岸俯卧在海边的小男孩刺痛了多少人的心,我们感激当年浴血奋战舍小家顾大家的革命先烈,致敬为后代人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战士们,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忆苦思甜,牢记历史,珍惜现在,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建军大业观后感800字大学生心得4
作为建军90周年的献礼,《建军大业》给我们基本完整呈现了1927年上海四一二事变到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这段时间的主要历史事件。短短133分钟,紧凑而又真实的讲述了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南下事件、三河坝战役,无数革命先烈倒下了,又有无数英雄拾起枪弹继续浴血奋战。25000人的参演,上百位的明星加盟,宏大的战争规模,逼真的特效特技,力求将历史事件尽可能地还原,以求当代人能够更加了解那段艰苦的历史。为了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面临兵力不足、军需短缺的问题,而且还要面临各种敌方势力的围剿,彼时的国民党和北洋政府对新生的共产党来说都太过强大了。然而坚强的共产党人从不放弃,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带领下,在朱德、贺龙、粟裕、叶挺等人的奋力战斗中,还有卢德铭、蔡晴川等先烈的英魂守护下,中国共产党成功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井冈山的“山大王”到最终带领全中国无产阶级建立新中国,而坚持这一段浴血史的坚定信念,莫过于毛泽东从湖南老家离开时杨开慧说的那句话:“不要回头!”
是啊,留在共产党眼前的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敌我战力悬殊太大,三千对抗三万的事件比比皆是,装备落后,弹药不足,最严重的时候,部队只剩下800多人,牺牲何其惨烈。然而,失败动摇不了共产党人建立新中国的决心,因为他们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革命的火种尚在,只要信仰犹存,失败就可以重新再来。
满腔热血成就不了事业,但成就事业不能没有满腔热血。一句“当勇士,不要当烈士”,需要多么地慷慨激昂,可能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有亲身经历的机会,可面对银幕上的血与泪,我们无不为之动容。蔡晴川在三河坝拉响炸药献出生命的那一刻,是热血;同在三河坝历经战役的战友,面对伤残的身躯,不自觉的从嘴里说出的“妈,我想家了”、“我不想死”、“娘,我好怕啊”是人性;朱德将军面对战友的遗体军礼下的两行泪,是意志。此时此刻,我们明白,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不易的,战争当前,没有谁是天生神勇,纵使名字湮没在人海,但也曾是母亲怀中的宝贝,是有爱有泪有恨的躯体;历史书上短短的几行,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不曾回头!
军人是不可侵犯的,为解放祖国而献出生命的先烈,更是神圣的。他们背负着光荣和梦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心脊梁。我们虽然成不了英雄,但可以成就英雄的梦想,不论你是何职业,不论你身在何处,只要你尽心尽力完成自己所职所责,就是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助力。为此,勇于前进,不要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