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我是党员观后感精选5篇

热门资讯 时间:2020-09-17

【www.cqwcsy.com--热门资讯】

《我是党员》微纪实特别节目以“时代的旗帜,信仰的力量”为主题,用平凡的语言将深刻道理娓娓道来,用身边人的典型事迹将党的崇高理想展开在我们面前,既展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信念,又紧跟时代潮流,紧贴辽宁振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是党员观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党员观后感精选5篇

篇1 我是党员观后感

  《我是党员》微纪实特别节目以“时代的旗帜,信仰的力量”为主题,用平凡的语言将深刻道理娓娓道来,用身边人的典型事迹将党的崇高理想展开在我们面前,既展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信念,又紧跟时代潮流,紧贴辽宁振兴发展大局,彰显当代共产党人心系群众、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鼓舞和引领所有党员群众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精神状态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会议胜利召开。

  特别节目从130余位优秀共产党员中选出10位具有典型性的个人和集体代表,以熟悉的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党员群众,以身边事、身边情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感人的事情就在身边。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们,有“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的扶贫干部、有“用心做事、用情暖人”的社区党总支书记、有“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养牛大户、有“学业有成回国报效”的工程院院士、有聋哑学校的老师、有指挥中心民警、有工程师、有退休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来自基层群众,来自我们身边,他们说着最朴实的话语,做着最暖人心的事,让全社会都为他们感动,身边的普通人发生的事才能最打动人心,最能让我们产生共鸣,以身边的人为榜样,潜移默化地约束自身的行为,让自己向他们看齐,这就是“时代的旗帜,信仰的力量”。

  整个节目全程正能量满满,积极向上,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尤其是最后现场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的环节,让人不禁起立随着他们一起说出誓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篇2 我是党员观后感

  通过观看党员教育片《榜样》,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与优秀党员的差距,众多道德模的光荣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我的“榜样”词典里又多了一些像罗官章、支月英、李万君等闪光的名字,同时“信念”、“希望”、“坚守”这几个词汇在我的生命里也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通过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向道德模范学习,学习他们的为群众谋福利,不怕吃苦,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党员干部带头干,勇于担责做示范”。

  模范的事迹告诉我,坚守不仅仅是一种信念,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以为群众谋福利为坚定理想指导下的实际行动。党员干部带头干,勇于担责做示范,这是罗官章坚持了几十年的产业扶贫“诀窍”。这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休的老人,其主要事迹是退休后回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帮助村民致富。他把有限的生命都奉献给了贫瘠的大山,为了带领群众致富,他带头研究天麻种植。第一年,失败。第二年,再失败。第三年,成功。2000年5月,终于在冰冻期长达4个月的高山上,成功繁殖了天麻的第一粒种子。此时,试验已进行100多次,观察记录写了整整三大本。与此付出的,还有罗官章的两个手指。

  二、向道德模范学习,学习他们放弃个人得失,用坚守为留守儿童创造希望的品质。

  支月英,一个从19岁就来到大山的小姑娘,到有着36年教龄的55岁女人,在长期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勇挑重担,认真钻研业务,勤于教学实践,积极推动学校发展,以酷爱教育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群众和组织的认可,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全国师德楷模、省五一劳动奖章”等,但是在接受采访时,她却落下了泪水,这泪水有喜悦也有亏欠,她带着山里孩子飞出大山,给他们希望,但是却因为工作顾不上照顾两个女儿,但是她欣慰的是两个孩子没有抱怨,反而给了她最强大的精神支持。

  三、向道德模范学习,学习他们持之以恒,勇于钻研,坚守、忠诚的品质。

  坚守、忠诚是一种品质,是共产党人最闪光的精神。李万君,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制造中心焊接一车间电焊工。1987年7月长春客车厂职业高中后进入客车厂焊接车间工作至今。先后创造出“拽枪式右焊法”等2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法,及时解决了高铁生产的诸多问题。带领团队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50余项,申报国家专利20余项。凭借世界一流的构架焊接技艺,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2016年7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李万君从职业高中毕业生,成长为今天的高级技师,拿过中华技能大奖,被誉为“高铁焊接大师”。但他手中的焊枪不曾放下,永争第一的初心也未曾改变。迄今为止,他已创造出20多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法,破解了高铁生产的诸多瓶颈,累计为企业节资创效1000多万元。

  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成名后有没有企业来高新挖你?”他很坦然,“当然有,一家新加坡的企业给我高于我当时10倍的年薪聘请我去,但人要知恩图报。”几句朴实的语言,就像解说描述的“握着焊枪,也握着共产党员的坚定。”

  经历了榜样的精神洗礼,我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篇3 我是医生观后感

  《我是医生》兼具主旋律、传记片和行业剧三种元素,每一种元素对创作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但主创通过精心设计,找到了独特的艺术手段来呈现,将创作中的难关一一突破。比如,影片通过父女、医患、师生三种关系,将家庭、职业、传承三方面结合,为英模人物赋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让科学有了温暖的情绪和生命感。影片中有一个特别的设计,就是在叙事的同时,以字幕的方式,将全球医学界为攻克癌症所做的努力更新在银幕上,让吴孟超及其团队所做的研究置于全球参照系中。尹鸿认为,这一手法将影片表达的主题置于全球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展现了国际化的视野。

 

篇4 我是医生观后感

  电影《我是医生》研讨会在上影举行。95岁的吴孟超身着军装一出现,场内所有人起立致敬并鼓掌。吴孟超在感谢电影主创的同时,也几度敬军礼,“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要坚持做一个军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中国医生,始终为人民服务。”

  是医者,更是医学拓荒者

  吴孟超至今坚持在医疗一线,他亲自主刀的手术纪录已经超过1万5千台。无论是年轻时从割胶刀改拿手术刀,还是毅然回国报效祖国,以及创造出中国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吴孟超的人生有太多值得书写的部分。

  拍吴孟超的医者仁心不难,难的是如何在有限的电影“制片人最初把故事梗概交到我手里时,我的第一感觉是头皮有点发麻,这部电影不容易拍,尤其是如何用电影的方式去表现吴老的家国情怀。”

  所幸,编剧黄丹抛开了常规的手术台救人套路,他总结了吴孟超一生的奋斗目标是:搞超前的科研,从根本上救治病人。“这也是他医德、医术中的最闪光之处。”

  《我是医生》中,吴孟超有句让人过耳不忘的台词:“一把刀、一台手术,只能救一个人,但一片基础研究的华盖能庇佑更多人”。

  电影中,吴孟超想搭建基础研究平台,扩大实验室规模,他希望得意门生赵一涛能随己投身其中。但对外科“一把刀”赵一涛而言,从手术室抽身去实验室,尤其是要致力于当时还被普遍质疑的细胞治疗,他的事业前景不啻于“雾里看花”。

  现实中,由于癌症至今并没有攻克,赵一涛的质疑心理曾存于不少人心间。对此,吴孟超的回应是:“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我的手割过橡胶,描过图纸,但自从拿起手术刀后便再没有放下。我已经90多岁了,还能做多长?不知道。我要赶紧把科学院、研究院建好,把平台建好,再培养人才。有人、有平台,基础研究就能开展下去,20年、30年、40年总能解决问题。到那时,我在天上看。”

  真实是最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电影中的所有故事都来自于吴孟超的真实生活。《吴孟超传》作者方鸿辉记得吴孟超说过:“我哪怕是化成千手观音,一天也只能做一千台手术。手术也好,化疗也好,放疗也好,都不能解决问题,根本性的治疗方案就要靠基础科学。”

  吴孟超口中的这个“基础科学”是细胞免疫治疗。方鸿辉说:“他不仅仅是一个杰出的"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医学教育家和科学大家。他在东方肝胆医院设立了一个研究院,这个研究院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吴老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早早布局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并把他觉得最好的研究生派到这个研究领域。”

  《我是医生》监制、同为医生的李捷伟表示:“吴老的眼光非常准确,他认为细胞免疫治疗肯定是一个方向。尤其是今年,细胞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主流,这在两年前电影开拍的时候还是天方夜谭。当时,医疗界普遍认为细胞免疫治疗像中医一样是非主流,手术、化疗、放疗才是最主要的手段。短短两年,治疗方法巨变,确确实实体现了吴老的战略性眼光。”

  《我是医生》的另一条支线落在吴孟超和患癌症的女儿之间展开。在医学界,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医生不给亲人开刀。电影中,学生赵一涛主动请缨做手术,吴孟超拒绝了,说自己可以。

  吴孟超的女儿吴玲告诉记者:“这是真实的事情,患病的是我妹妹。电影呈现得略带戏剧化,真实的情况更简单。我父亲觉得,在手术台上,就算是他自己的女儿,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病人,而我是最了解这个病人病情的主刀医生,仅此而已。”

  复旦大学杨俊蕾教授坦言:“这样一部有正能量的人物传记的影片,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动人情感,以及医学手法的结合,艺术效果非常好。”

  “《我是医生》告诉每一个观众:什么叫医学?医学就是人学,也是孔子说的仁学。全片充满了对患者、同事、家庭的关爱。”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表示:感谢我们这个时代,涌现了吴孟超这样杰出的充满人道主义情怀、又有着高超医术的医生。

  有意思的是,“闲不住”的吴孟超在研讨会上透露,最近因为心脏小问题休息了一段时间,打算下周“复出”继续到手术台上做手术。“一个人有饭吃、有觉睡,还能干什么呢?还需要有工作。健康的生命就需要更好地为国家、为党、为人民继续作贡献。”

篇5 我是医生观后感

  5月27日,电影《我是医生》研讨会在沪举行。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莅会并致辞,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复旦大学教授杨俊蕾、美国俄亥俄大学社会学终身教授李捷理、上海大学副教授张斌、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赵宜,以及来自市委宣传部文艺处的负责人、上影集团有关负责人、第二军医大学的吴孟超(这部传记电影主角的原型、“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一行人、《吴孟超》传记作者方鸿辉等人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我是医生》为十九大献礼影片、中组部和中宣部“两学一做”教育影片、上海市委宣传部要求全市党员干部组织观看的影片,代表上海市申报2017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也是上影集团2017年度重点影片和中国医师协会特别推荐影片。

本文来源:https://www.cqwcsy.com/news/4501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