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中班上学期每月教学随笔

中班教学 时间:2019-12-17

【www.cqwcsy.com--中班教学】

  导语:幼儿就象胚珠,老师的爱和关注就是他们健壮成长的动力。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中班上学期每月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中班上学期每月教学随笔【第一篇】:秋水,心灵的窗口

  一粒胚珠的动土而出,需要充足的氧气,雨露的滋润,阳光的照耀,不然,它将会慢慢枯萎,永远埋藏于地下。幼儿就象胚珠,老师的爱和关注就是他们健壮成长的动力。

  课堂上,应对孩子的嬉闹和喧嚷我有点束身无策,情急之下,我扯破喉咙喊了一声:“都坐好了!”那气势,肯定是出言如山,不可违抗。看到我凶神恶煞的样貌,孩子们害怕了,赶紧坐好。但是没过几分钟,又乱作一团,我转念一想:我不能在孩子们心中充当机械的权威者,我应利用我们之间相互融合的情感来解决问题呀。想到这搭,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大家:“我发明了一个奥秘,我喜欢的孩子秋水里还有老师呢!”孩子们立刻好奇起来,纷纷问我:“老师,你喜欢我吗?”“老师,我的秋水里有无你?”我像放哨似的,从每个孩子身边走过,孩子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恐怕错过我的秋水。检查完后,我说:“喜欢和我学习的小朋友,老师喜欢你,你的秋水里就会有老师!”之后我列举了几个小榜样,这一招真奏效,孩子们都但愿本身的秋水里有老师,听得个性当真,回覆问题也很用心,整个教育活动生动搞笑。

  “老师,你的秋水里有无我?”很快成了我的一句口头禅,孩子们也总长短常当真地注视着我,但愿从我的秋水里找到他本身的影子。秋水很快成了我们相互通报信息的通道和表达爱的窗口。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渗透着我和孩子们之间无尽的爱。我真的但愿我播种的这些胚珠,能够勇敢的应对风雨,健壮成长。

  中班上学期每月教学随笔【第二篇】:多一份“真诚”的爱

  丹丹是我们班上刚转来不久的小朋友,第一次来幼儿园是和妈妈一起来的。刚进教室的时候,对老师和同伴似抱有敌意,她不愿让人碰,一不高兴就哇哇大哭,谁也拿她没辙。我认为教师的爱是教育过程中最为宝贵的营养,在“爱”的包围下幼儿才会有安全感,而有了安全感才能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我们除了精心观察她的行为习惯以外,还用亲切的语言去接近她,并及时给予她鼓励,使她尽快融入这个集体。

  经过观察,丹丹小宝贝是一位特聪明,乖巧,懂事的宝宝。第一天来幼儿园的时候,丹丹总爱趴在妈妈的身上,也不让妈妈离开,妈妈一松手丹丹就哭个不停,在老师的再三劝说下,丹丹才愿意下来,可妈妈一走,丹丹就嚎嚎大哭起来。我想可能是丹丹经常待在妈妈的身边,对妈妈产生了一种依赖感。所以不愿意放手。第一天下来,可折腾坏了我们老师呀。

  第二天丹丹来的比较迟,可情况和第一天恰恰相反,从妈妈身上下来的时候,没有听见丹丹的哭声,妈妈放心的走出教室的时候,老师还要丹丹和妈妈拜拜,并及时的夸“丹丹真棒”。

  丹丹在说话的时候口吻特别的清晰,在一次上午上课的时候,忽然听见一种很尖。很细腻的声音传出“老师,我要上厕所”,沿着声音放眼望去,原来是小精怪,丹丹。在中午吃饭的时候丹丹看见了饭,很大声的说“我要吃饭”。流鼻涕了,能及时的对老师说“我有鼻涕”就这短短两天的时间,就能证明丹丹的适应能力很强,很成功的度过了第二天。

  在今后的学习和游戏中,丹丹让老师可放心了,能够和老师一起唱儿歌。一起玩游戏。一起操作学具。因为丹丹毕竟是第一次上幼儿园,和班上学习半年的幼儿距离相差甚远,所以每次游戏和活动的时候老师都特别关注她的一举一动。上个星期户外活动的时候,我正和孩子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孩子们扮成小羊在我身后快乐的念着“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时候,我发现丹丹一个人做在自己的位置看着我和小朋友游戏,自己就拿着卫生纸在地上看来看去,我觉得可能是丹丹第一次和小朋友玩这个游戏,对游戏还不太了解,就拿着卫生纸为自己的依恋物,在自己的位置上自娱自乐,看着我们游戏,看得出丹丹她是想参加这个游戏的。所以当小朋友说“老狼老狼几点钟”我说“天黑了”的时候,就慢慢的跑过去把丹丹抱住,然后用变调的声音对小朋友说,老狼抓到谁了,小朋友齐声回答;丹丹,目的主要是让她加入到这个游戏中来,体验游戏的快乐。她好像被我们的气氛感染了,终于迈出第一步和我们一起游戏。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游戏,丹丹和我们玩的可开心了。

  丹丹和老师的交往才短短三个星期,活动时她不愿意参加,因为孩子的适应有快有慢,让她有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我通过亲切的动作去打动她,让她参加游戏,让她迈出勇敢的第一步,我也感到无比的安慰。

  中班上学期每月教学随笔【第三篇】:神奇的苹果树

  晨间活动时,我发现陈天祥嘟着小嘴在美工区认认真真地画着,画的是什么呢?画的是一颗大树,树枝上画上一个个又大又圆的东西,像苹果,又像是西瓜。

  “陈天祥画的什么东西呀?”我蹲在他面前问。“一颗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很多的苹果,我在这个苹果上给它安装上按钮,用手轻轻一点,甜甜的果汁就哗哗地流出来了,小朋友都可以用被=杯子接着喝。”“这是什么呢?”我指着一个似人非人的图像问;“这是奥特曼,他能发出光环,把偷苹果的贼打跑……”陈天祥讲的眉飞色舞。“呀,你这个苹果真棒,还能当武器呢!”我故作惊讶的夸奖他。

  我这一夸引得陈天祥又滔滔不绝地谈起了他画的苹果,“我的这个苹果能帮老师拖地整理卫生,还会变成大皮球,呼啦圈和小朋友玩,他还会给小朋友讲故事、唱歌、跳舞,还会给小朋友拍照呢……”

  “唉呀呀,陈天祥可真能干,能画出这么神奇的苹果树,老师为你鼓掌。”我由衷的为聪明的陈天祥鼓起掌来。

  在我们成人看来有几分丑陋的苹果树,各种不规则的苹果,在陈天祥的眼里竟如此美妙。由此可见,孩子的思维不受定式所限,常常是异想天开,而智慧的火花也就在这异想天开中迸射出来。作为孩子心灵的启蒙者,不应将孩子的世界囿于成人的思维定势之中,而应适时引导,点拨,那样就会收到许多神奇的“苹果树”。

  中班上学期每月教学随笔【第四篇】:不一样的精彩

  今天我观察的是别的班级幼儿的角色游戏。我发现有个孩子很特殊,他参与了多个角色游戏。

  区域游戏开始,他选择了“兵工厂”,刚开始他非常投入地在“兵工厂”里制作“子弹”,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兵工厂”走出来,参加了两个“阵营”的对垒。他把手中的纸团扔向对方阵营,并开心地喊:“总司令,你看我炸死敌人了。”接着,他莫名地把手里的“枪”扔给我,“指挥”我跟他战斗。我并没有行动,这时一个纸团投中了我。他看见我被“手榴弹”投中了,便带着我到了“医院”,还告诉“医生”我的手臂受伤了,问我疼不疼。等“医生”帮我“包扎”后,他带我走出“医院”。来到“超市”门口,他问我:“你饿不饿,要吃什么口味的面包?”然后他帮我选择了几个“面包”,接着开始和“店员”讨价还价。“这三个面包多少钱?”“八十五块。”“那么贵,便宜一点吧,打个折吧,老板。”“好吧,算你八十好了。”听到“店员”给八十的价格,他特别开心,转过头来得意地看着我说:“我厉害吧,我很会砍价的。你有带钱吗?”我摇摇头。他说:“那你跟我回‘兵工厂’拿钱吧。”接着,他带我回到“兵工厂”拿了八个雪花片,又回到“超市”说:“老板,八十给你,三个面包我买走了。”他把三个“面包”塞给了我,然后带着我到了“娃娃家”,拍了拍帐篷说:“这是琪琪家,这是他们的院子。喂,琪琪,客人来了,快出来迎接啊。”看到琪琪从帐篷里走出来,这个孩子又问我:“你要留下来做客吗?还是跟我去‘游乐园’玩?”做好客,他带我来到“游乐园”,走到几个纸箱前说:“这是游戏机,这样打一下就可以抓到很多玩具了。”说完他玩了一遍让我看,然后让我尝试。他自己则又回到“兵工厂”制作“子弹”。游戏结束时,他把“子弹”收进篮筐,把锤子送回“游乐园”的箱子,把我手上的面包送回“超市”,把我手臂上的纱布送回“医院”……看到这一切,我忍不住问他名字,看见我在写他的名字,他接过我的笔说“我来写吧”,然后歪歪扭扭地在我的纸上画了他的名字,而我也记住了这个孩子。

  如果以我往常的思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这个孩子的游戏行为,我会认为他漫无目的,一会儿到“兵工厂”“医院”“超市”,一会儿又到“娃娃家”“游乐园”,然后又回到“兵工厂”,整个游戏过程中,他在各个区域间窜走,而且似乎并没有认真地投入到游戏中。但是在今天,我参与他的行动,观察他的游戏情况,关注到他最真切的反应,发现其实这个孩子的游戏水平是很高的。首先,他能扮演多重角色。在“兵工厂”时,他是工人,能参与制作“子弹”;到了“医院”,他是家属,会介绍伤情,懂得关心“伤者”;到了“超市”,他是顾客,会讨价还价;到了“娃娃家”,他是客人,懂得敲门;在“游乐园”,他是“游客”,会玩游戏机。其次,他会以物代物,把雪花片做成“枪”,把纸团当作“手榴弹”,把雪花片当成“钱”,把箱子当成“游戏机”,等等。再次,他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能假想很多游戏情节和行动方式,不仅懂得自己所选角色兵工厂工人的职责,也知道有人受伤时该把伤者送到医院处理,买卖东西时可以讨价还价,到了人家家里要敲门,到了游乐园可以玩游戏机,等等。最后,他有非常好的整理习惯,能把用过的材料分别送回不同的区域分类归放。

  今天的观察分析让我想起了自己班上也有几个串区奔走的孩子,我总认为他们是“问题”幼儿,不认真参与游戏,游戏水平低。现在看来,我对于他们的行为关注太少,没有发现他们游戏的真实细节。应放下偏见,走近他们,去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中班上学期每月教学随笔【第五篇】:引导孩子有事要用语言表达

  我们班一个叫王浩强的小朋友,上课不认真听讲,排队不好好排,反正不守规则的时候总是有他。其他的孩子不守规则时透过老师的教育他们会平静地理解,但是这个宝贝一旦不守规则老师对他进行教育时,轻则会言语吵闹,再就是大哭大叫,甚至尖叫,严重影响了活动秩序,也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不管怎样耐心说服都无济于事,而且最近有变本加厉的趋向。

  中班的孩子,就应对自己的行为有必须的控制潜力,而且对自己行为造成的结果就应学会理解才行,可这孩子越演越烈。透过调查明白,这个男孩是第二个孩子,前面有一个不幸夭折了,父母对这个宝贝格外珍视,对一些出格的行为不能及时引导,孩子遇到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大吵大闹,通常都会得到满足。所以这孩子把这种方法当成一个法宝,在家用,到幼儿园也拿来用,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但是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不会牵就他的这种行为,老师对他的这种行为也要及时教育。

  我首先和家长沟通一下教育方法,同时引导孩子有事情要用语言表达,而不是哭闹就能解决问题的。有事慢慢说老师和小朋友都及时帮忙他,和他一块儿做游戏、一块儿玩。透过这段时间的教育,这孩子有了不小的改变,缺乏的只是坚持。相信我们只要坚持下去,这孩子会变成一个好孩子的。

本文来源:https://www.cqwcsy.com/jiaoxuesuibi/38112/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