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一年级教学 时间:2019-12-17

【www.cqwcsy.com--一年级教学】

  品德与社会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儿童意识,效益意识对德育新课程的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第一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如《家庭收支知多少》这一课,我选择了让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只对教学程序做说明和解释,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了解合理收支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量入为出,并且学着计划支配收入。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第二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新课程为德育课堂注入了活力。教师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涨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中,使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形似而神异”的现象,甚至在某些地方也步入了误区,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新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参与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在亲切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道德的陶冶。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扎实的上好这门课程,首先应了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性质,又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文化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儿童意识,效益意识对德育新课程的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品德与生活课堂上,我们不仅要以活动促活跃,引导孩子们从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提高,更要注意把握好活动的尺度,以增强活动的实际效果。我认为教师要调节好自身的情感,调控好学生的情绪反应,把握好课堂得氛围度。就一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第三篇】:《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小学四年级第7册的《品德和社会》第3课当《当冲突发生后》,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和体谅的。我发现一个问题:当学校情境中发生的问题都能很好的解决。例如,同学吵架呀,课桌的三八线问题呀,不小心撕破了同学的书呀等等,根据平时老师的教育,学生之间倒是还能相互宽容的。但是,当遇到家庭问题时,学生就表现出一定的为难了。妈妈说:“别人要是打你,你一定也要回击他,不然就吃亏了。”这时,我就问学生该怎么办,学生就说:“妈妈,老师教育我们了,同学之间要宽容,不能回击的。”如果,这时候,老师表扬学生,虽然没有错。但是,这样的教育其实是脱离实际的。现实生活中,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不防再追问一下:“平时,一般你妈妈会怎么说呢?”学生说:“妈妈会说,不要听老师的。”我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说服妈妈呢?”学生说:“妈妈要骂我的。”其实,可能这样的情境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不是有一句话嘛!5加2,小于等于零。5天的教育远远跟不上2天的社会实际教育。

  我想,作为教师,一味脱离实际教育是没有用的。因为学生只可能是表面的附和,实际又一套,这样教育出来的就是所谓的两面人。我们要适度引导。我说:“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所以我们要去区别。如果妈妈说的对,我们就要听妈妈的,如果妈妈和老师说的不对,我们就要按照正确的去做。你们说,是吗?”学生纷纷点头。我说 :“如果我有道理,我要宽容待人,坚持真理,但也要注意方法。如果是她有道理,我要向她道歉,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提高自己,和完善自己。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第四篇】:《品德和社会》教学随笔

  小学四年级品德和社会第一课《诚实是金》,在《放大镜》的板块中,我让学生演一演其中的一些情境,我发现学生往往只注意其中的一部分细节,学生的考虑周全性绝对是不足的。当让学生表演打碎了花盆,向老师主动承认错误时,学生注意到的是怎么说,而根本没有考虑到应该把打碎的碎片先打扫干净,学生的表演是脱离生活的。

  我想:作为老师,不应该只要求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对平时细节的关注。我让学生说说:“刚刚他表现得怎么样?”学生也是往往紧扣题意说,他表现得很诚实等等。我再提醒他们:“当发现花盆破了,你们首先应该做的是什么?”学生突然恍然大悟,才知道要做什么。于是,我引导他们重新表演一遍。我想,通过2次表演,学生一定会记得更牢的。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第五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随笔

  我教思想品德已经有数年了,通过教学,我觉得作为老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才能出现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教学中老师的导言、学习素材的选取和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例如:在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今天我当家》一课时,我课前采用了让每一位学生利用星期天的时间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体验家务劳动的辛苦,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上课时叫一位同学上台说说自己的感受,老师相机导入本课教学。又如在教学《小鸟与榕树的对话》这一课时,我采用歌曲引入来渲染气氛,让全班同学齐唱“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这首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知道大自然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如此一来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使他们能感到上思想品德课是很有意思的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助性的学习,它强调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而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小组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开展一些讨论性活动,或研究性的活动。在合作学习中,小组内的成员应当恰当地分工,搜集资料,相互讨论交流。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能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感觉到与自己不同的体验,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人、事、物,学会与人的交往和沟通等。

  三、农村的小学品德教育应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要利用品德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与家长紧密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文来源:https://www.cqwcsy.com/jiaoxuesuibi/3893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