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对当前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再思考

中学教育 时间:2020-09-15

【www.cqwcsy.com--中学教育】

对当前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再思考

  国家对中学教育的指导思想:一是为高一级学校培养输送合格人才。这主要是指通过普通高中教育为普通 高校输送人才;二是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培养人才。这主要是指通过职业高中教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然而现实的农村中学教育尤其高中教育状况不由不令人忧虑:重普不重职,重远不重近,致使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效益大打折扣。

对当前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再思考

  由于农村家长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从事的又是传统农业耕作,思想认识有一定局限性,所以总想让孩子上普高从而跳出农门,摆脱贫困。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家长们不惜借款,也不能正确衡量孩子的智力潜力和兴趣特长,更不能正确引导其子女的择业出路,一窝蜂地、押宝式地“逼”其子女上普高。结果能被高校录取的仅仅是极少数,能被重点院校录取更是凤毛麟角,“千年等一回”。绝大多数的落榜者怎么办?当然家长们绝不灰心,学生们也不甘心,无奈之下又选择了复读,两年,三年甚至更多。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三年后他们中的一部分确实被高校录取了,但是给我们留下的思考也是颇多的:

  思考一,面对越来越艰难的就业形势,这些人高校毕业后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即使是能就业,也得改行改业,学非所用,有的所学专业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为了适应工作的要求,又必须要耗费大量精力和经费进行重新学习。这样一来,之前为其付出的教育资源就等于是浪费。

  思考二,面对这些年出现的“水往东边流,人往南边走”的就业大潮,这些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工作哪怕是打工,也都趋向于自然条件较好、经济发展较快、用人机制较活的东南及沿海地区,很少或根本就不愿返乡。这种知识、技术和人才的南迁,自然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南北经济发展差距,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思考三,许多农民家庭本来就没有什么积蓄,只能维持温饱,但为了供孩子上学,已是债台高筑,只好指望子女参加工作挣钱后还债,但由于找不到“正式”工作只好去打工,打工者一般经济收入较低,只能维持自己的生计,还要租房或买房,娶妻成家,必然导致旧债未还新债又续,这就使得本不富裕的农民家庭因供子上学而重新返贫。

  思考四,那些复读两三年仍考不上大学的几乎占农村高中生的一半以上,完成义务教育后未升入高中的就更多,高、中考的落榜,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他们不得不返乡,本该说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可以为家乡经济建设大显身手,可是他们毕竟是有文化而无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因此,他们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科技含量较高)劳动所创造的社会经济价值显然有很大差距,而从事简单劳动或传统方式劳动的人,已经不适应于今天乃至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另一角度讲,这些人返乡后很可能成为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之自己又不想呆在家里,所以在地方政府的号召下,只好去“劳务输出”了。试想连这样一些农村后备劳动者都外出打工了,哪家乡的`经济建设靠谁来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描绘的“城乡一体化”的宏伟蓝图靠谁来实现?二零二零年的全面小康社会又由谁来建设?再深一层说,劳务输出仅仅是十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经济增长方式,只能暂时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的大问题,长久之计还是要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培养建设人才。综合以上几点看,农村中学教育并没有或很少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比较实际的经济效益,可见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地方经济乃至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

  思考五,如果地方政府能更加重视农村中学职业教育,能根据地方经济特点,合理布局相应的农职业中学,就能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流,减轻普高的负担,避免重复教育,减少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为地方经济建设留住技术、留住人才,使其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效益,比如办养殖、食用药用菌栽培、缝纫刺绣、家电维修、汽车摩托车修理、烹饪、旅游、室内外装潢、电脑誊印、工艺编制、粮食饲料加工、建筑工程、花木栽培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同一校可根据师资情况开设多个专业,同一个学生可兼学多项实用技术,让他们有选择地去发展。这样,农村中学教育可以真正分流,重点中学可真正担负起为高校输送合格人才的重任,职中可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个人就业提供智力和技术保证,为相对应的企业提供合格的技工,还可作为农村科技培训基地,农村中学教育也就真正发挥了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培养人才的作用。

  从另一角度看,对农村职业中学,除政府加大投资、严格评估考核、加强监督指导外,学校内部也要明确办学方向、理清工作思路、瞄准就业门路、追求经济效益,要根据当地经济特点设置专业或有目标、有签单地设置专业。这些年农职业中学办得不景气,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群众没有看到学生上职高后给家庭带来的实惠、给社会经济发展创造的效益、给家乡的面貌改变引起的直接变化,所以职业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恶性循环。要使农职业中学办成鸟落树而不是树等鸟,就必须要走出“职业教育普通化、专业设置虚式化、经济效益乌有化”的怪圈,真正迈上科学化、实用化、效益化的良性循环轨道,职业教育也就有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本文来源:https://www.cqwcsy.com/jiaoyusuibi/4456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