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建党100年来党的伟大成就【六篇】

热门资讯 时间:2022-07-11

【www.cqwcsy.com--热门资讯】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最高组织形式。1847年,共产主义联盟成立。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正式将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的工人阶级政党称为共产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建党100年来党的伟大成就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建党100年来党的伟大成就篇1

  万岁,伟大的党,你已走过100个坎坷辉煌的岁月!

  “镰刀斧头”打造的坚强队伍,高擎永远飘扬的党旗,引领着13亿华夏儿女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100年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次次书写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100年峥嵘岁月,为让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矢志不渝。历史让人回味,未来令人神往。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长久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0多年改革开放的奋斗取得了西方大国200多年发展成果,位列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大家庭的话语权越发重要。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回首100年,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

  步入全面投身“两个百年”的宏伟工程,亿万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任重道远。“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龙江调研重要讲话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总局党委确定了“十三六”发展的目标任务,实现经营转型发展,走出全面建成新路子。已经成为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林区百姓的共同意志和追求目标”。

  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魏殿生在“”七一庆祝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这一切都需要每名共产党员都要肩负起肩上的重担,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战略任务面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以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实践行动,去谱写森工林区改革发展、全面振兴的华美篇章!

建党100年来党的伟大成就篇2

  七月,蓝天如洗,鸽哨嘹亮;七月,江山如画,鲜花怒放;七月,彩旗飘扬,笑语欢唱。在这美好的七月,我们伟大的党也迎来了她100岁的生日。

  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史浸满多少屈辱的泪水,数十年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热血满腔。100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航向。党以七月的名义,呼唤八月的南昌风暴,呼唤秋天的井冈星火,呼唤长矛、大刀和红缨枪。一百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坎坷沧桑;一百年风云巨变,道不完的伟业辉煌!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凯歌嘹亮。一百年,是党带领我们斩关夺隘,历尽风险夺取胜利;一百年,是党带领我们艰苦奋斗,建设家园,奔向小康。

  燃烧的激情,昭示着青春的年华,缤纷的季节,鼓舞着奋进的脚步。雨涤青松,春华秋实,团徽闪耀夺目的光芒,赤诚书写未来的诗篇。青春为使命燃烧,热血为海西激荡。大漠风烟起,金戈铁马行,红旗下的我们,热血浇铸激情,蓝天下的青春,担起建设海西的重任。

  充满激情的海西是短暂青春最壮美的舞台,青春的岁月里唱响与海西共奋进的颂歌!

  在海西建设的活动中,我们要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长道路,要肩负起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海西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所作为,要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成就事业。实践是锻炼青年能力、提高青年素质的重要途径,社会是展示青年才华、实现青年抱负的热土。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报效社会、服务人民的人生追求化作拼搏奋斗的实际行动。

  现在,我们还不能立即投身到建设海西的行列中,我们只能要作好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的准备,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积极地接触社会,经历风雨、拓展视野,在不断完善自我、投身海西建设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书本知识,学习和掌握实际经验,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根植海西沃土,汲取精神养分,我们的生命之树必将枝繁叶茂,充满生机。

  时代的呼唤就是我们的志向,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在服务海西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的道路上,我们沉淀着继往开来的财富,燃烧着热血沸腾的青春,伟业铸就,前程辉煌,用青春拥抱伟大的时代,用汗水铸就美好的未来,用智慧激扬师大风采,让我们共同唱响投身海西建设的时代壮歌,谱写无悔的青春篇章!让爱点燃希望、让情滋润心灵——在实现自我价值中作出贡献,自觉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建党100年来党的伟大成就篇3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一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三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团结带领人民深刻总结历史经验,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四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结带领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铸就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四座里程碑。一是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它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使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二是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它冲破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从此以后,中国历史开启了新纪元。三是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它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从此以后,中国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四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它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从此以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五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伟大贡献,体现在引领中国不可逆转地走出了近代以后100多年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遇,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伟大贡献,体现在引领中国人民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备受奴役的苦难命运,解决了几千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迈向了共同富裕的幸福未来。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的伟大贡献,体现在引领中华民族不可逆转地告别了近代以后的屈辱历史,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体现在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不可逆转地发展壮大,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体现在引领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不可逆转地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道路,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贡献了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历史昭示未来,征程未有穷期。这四件大事、四座里程碑、五大贡献,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光辉历程,铭刻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给予我们无比宝贵的智慧和力量,赋予我们无比坚定的底气和自信。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9500多万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磅礴之力,创造了百年辉煌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在第二个一百年,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的更大辉煌。

建党100年来党的伟大成就篇4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从激昂雄壮的《国际歌》,到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起来”、“起来”、“起来”,唱出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共同心声,唱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100年来,从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到繁荣发展的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发展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带领中华民族不断地起来、起来、起来,前进、前进、前进。

  党带领人民“站起来”。在封建旧制下,人民群众地位卑微、生活困苦、尊严沦丧,中国人民仍承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重压,遭受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般的屈辱。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始终把人民利益放首位,打败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各种反动势力,打土豪、分田地、当家做主人,改写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中国人民真正挺直腰杆站了起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完成了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彻底结束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党带领人民“富起来”。新中国是在一片废墟之上建立起来的,其时经济瘫痪、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艰难,同时还面临资本主义的封锁和围堵。在内外交困、一贫如洗、举步维艰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安定有序,民族团结进步,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群众过上了有里有面、有滋有味的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党带领人民“强起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和党情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这些新变化新机遇新挑战,以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中国这个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不断增强。

  100年风雨兼程,100年漫漫求索,100年卓越辉煌。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本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以民为贵、一心为民、坚持初心、砥砺前行的时代壮美画卷。起来、起来、起来,前进、前进、前进,在未来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用为民谋福的一腔热忱创造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建党100年来党的伟大成就篇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从1921年成立以来,党已经走过了100年艰辛而辉煌的风雨历程。我们都知道,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和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10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100年,是我们党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100年。

  对于我们这些青年学生,都必须要认真学习、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和伟大功绩,并永远铭记在心。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全面掌握国情,正确理解并自觉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知古鉴今,以史为镜,不断总结经验,开创未来。

  党的风雨100年历程是令人难忘和感慨的。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创立,经受大革命洪流中锻炼和考验,在土地革命中开辟出中国的革命道路,后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最后夺取民主革命的全国胜利。然后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艰辛探索着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然后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中选择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100年来,党一直把发展社会主义作为主题,把中国实情和马克思主义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取得了很多成就。虽然在过程中也犯了一些错误和存在问题,但成就还是主流,缺点和错误是支流。

  党的历史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概述的,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慢慢去体会和感悟。不忘党的历史,开创美好未来。明白党和人民的不容易,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断培养我们的爱国热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地更加强大而努力奋斗!

建党100年来党的伟大成就篇6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与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党情和党建实践相结合,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推动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从成立伊始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持续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震撼寰宇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气壮山河、彪炳史册的历史篇章,在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断推动党的伟大事业赓续发展。

  前仆后继,浴血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围绕救国大业加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中诞生的,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和历史的必然。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其中规定了党的基本任务和最终奋斗目标、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党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工作制度、如何实现党的领导和党在目前的任务等重大问题。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建党初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党的巩固壮大和革命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同志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进行了“三湾改编”,在部队中建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同时成立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的“前敌委员会”并亲自担任书记;加强部队的阶级教育和纪律教育,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政治上实现官兵平等,为党的建设特别是军队中党的建设树立了光辉典范。

  这一时期,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他指出,“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并且发展”的重要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要“有很好的党”来领导;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提出要加强思想教育,端正思想路线,并规定了党内教育的10种材料,提出了党内教育的18种方法;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第一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成为党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萌芽和开端;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他还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反对自由主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特别是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次提出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之一,明确要着重在思想、政治、组织上进行党的建设,郑重提出了“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和任务,并强调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在党的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他还深刻论述了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和新的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些著述蕴含了宝贵而丰富的党建思想,从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对党的建设进行了深刻分析和论述,为加强党的建设奠定了坚实思想理论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建实践辉映党建理论并取得显著成效。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提供了政治和组织保证。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策略和巩固与扩大党的方针。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延安整风运动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中空前团结。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系统总结了建党以来各历史时期的功过是非、主要经验教训,并对党史重大问题做了明确的、实事求是的结论,为中共七大的胜利召开,以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了充分思想准备。解放区的整党运动,大大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凝聚了广泛群众基础和强大组织力量。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经受住执政的考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围绕救国大业,在实践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党的建设理论。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最终使党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筚路蓝缕,奋发建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围绕兴国大业加强党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执政地位的确立,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1949年11月9日,党中央决定成立以朱德同志为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1950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和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关于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指示》。通过这些举措初步解决了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增强了党内外的团结,清除了张子善、刘青山等一批贪污分子和各种坏分子,纯洁了党的组织,端正了党员思想作风,密切了党群关系。党中央还领导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这些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要求全党坚定理想信念和拒腐防变的严肃态度,为党长期执政加强自身建设指明了现实路径。

  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刘少奇同志在会上作了《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的总结报告,会议通过《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和《关于发展新党员的决议》,对整党工作做出具体部署,明确规定了共产党员必须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八项标准,据此开展了“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教育。整党工作逐步展开,到1954年春基本结束。这是党执政后加强自身建设所采取的重大措施,大大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邓小平、陈云等同志都曾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建设问题进行过理论思考。1965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同外国党的领导人谈话时曾提出:“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的问题,也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革命,核心问题是党。有了一个好党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革命胜利后,搞社会主义也要靠一个好党,否则胜利就靠不住。”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围绕兴国大业切实加强自身建设,领导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求真务实,锐意改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围绕富国大业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不仅为四个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根本要求,也为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以及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总任务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对党员和党的干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1983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党员教育工作的通知》,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这次整党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党在思想、组织、纪律、作风等方面有了较大进步。

  这一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的时代命题;要求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最高原则,深刻阐明了党的建设的路径和方向;围绕法制建设抓党建;提出党政分开,健全党规党纪党法和党内民主集中制等制度建设的构想;深入阐释了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从严治党,反对腐败等重要现实问题,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途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即“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党开展了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广大干部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经受了一次党内民主生活的严格锻炼。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大命题,要求围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建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指导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党分批展开,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富国大业加强党的建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守正创新,迈向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围绕强国大业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党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两个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思想、作风、纪律等各项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科学化水平。

  立足世情、国情、党情实际和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强调“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我们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把我们党建设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要求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依据党章从严治党;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态度坚决“打虎”“拍蝇”“猎狐”;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明确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明确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和重点,为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在党中央的安排部署下,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卓有成效的党建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推动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建设质量显著提高并呈现出崭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强国大业加强党的建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党建统揽下,全党全国人民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百年栉风沐雨,百年正道沧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本文来源:https://www.cqwcsy.com/news/14256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