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杂文随笔1000字

杂文随笔 时间:2019-12-17

【www.cqwcsy.com--杂文随笔】

  闲暇之余品读文章,未眠不是一件好事,以下就是来自随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杂文随笔1000字,欢迎阅读和借鉴。

  杂文随笔1000字【第一篇】:家风论

  家,身之生养之舍,智之启蒙之地,性之养成之所,心之眷恋之湾,梦之萦绕之境也;风,以无形之相,无声之音,无痕之流,吹拂天地山水,遍扫城乡田宅也。所谓家风,由远祖之训,经先祖之传,受父母之教,得子孙之承,依同宗之播,使血脉相通,性格相合,操守相近,得而开枝散叶,生生不息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稚子无心,言其所闻,师其所见,行其所学,故闻有雅俗,而言判高下;见贤见佞,而师分贤庸;学因择类,而行成善恶。所谓生来无贵贱,风异而习远矣。“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重教而择良地而居,毁良绸而劝学,不苦迁徙,不吝资财,孟子得传尧舜之道,扬儒家之学,成亚圣之尊,不可谓无孟母之启智,无家风之浸染。“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行克己利人之举,何来后裔辱没门楣之患?尽言传身教之责,何有子孙背德毁家之忧?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上行于下,先施于后。诗曰“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是矣。

  旧时家风之盛,因聚族而居、累世同堂,乡里村落皆同源之水、同本之木,家风亦民风,民风亦社风,宗族之威权系于祠堂宗庙,始于家法训辞,施于世代子息。读书正业则家门长于科举,蜀中有“三苏”练达文章,徽地有周氏六世书香;精忠报国则世代赤胆忠心,汉有李广虎父无犬子,宋有杨家将满门皆骁勇;淡泊明志则为吏廉洁奉公,廷敬系宦途,无关儿营生,诸葛诫子书,修身不受污。或曰,今时不同往日,家族流散,谱系断裂,世路多漂泊之客,乡间少安土世家,家风式微,再无用武之地。此论谬矣!

  家风无关乎族人众寡,而关乎心之向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乃家道益兹、人丁兴旺之本。宗族衰而风骨存,家道落而精神在,必得天地护佑,定有重光之日。家风如和风细雨,润泽后代,又惠及邻里。家风乃文化之沉淀、民族之传统、家国之根基,家风良善,则民风淳、社风正,则国运昌、民富强。反之,家风贪惰,则为学不勤,为人不义,为商不信,为官不廉,波及党风政风,国将危矣。故今时今日,家风之倡树,乃大势所趋,复兴之需。

  “沂蒙母亲”王换于支援革命、爱党拥军,“红嫂精神”接力传承,代代发扬,影响万千人;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立家规三条,热爱劳动、艰苦朴素、不搞特殊,成“焦家家风”,再定“干部十不准”传之于今,家风促政风,政风带民风。皆如斯,则建设文明昌盛之邦大有希望矣。而贪官污吏、锒铛入狱者,莫不痛悔家风不正,骄奢无度,步步堕落,终酿人腐而家败之恶果。

  天地有正气,无处不流化。家风亦应秉天地之正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随基因而传承,随文化而广布。一身之不修、一室之不扫、一家之不齐、一族之不睦,何天下之为?仁、义、勤、俭、信、善、厚、健之家风,于家于国于民之利,昭昭然矣。

  杂文随笔1000字【第二篇】:邂逅“洛阳”

  邂逅,常指与人不期而遇,那是种美妙的感觉,否则南宋洪迈何以将“他乡遇故知”列入人生四喜?然而,另一种邂逅,更令人心旌摇曳、久而不息、不吐不快。这种邂逅,是“阅读遇故乡”;这个故乡,是“洛阳”,是洛阳在历史长河中的几鳞波光、几斑碎影。

  于我而言的最近一次邂逅“洛阳”,是在网络阅读之时。近日浏览网站看到陈志武的一篇演讲稿,是讲关于家族企业、民营企业寿命问题的。华人经济学家陈志武,任教于耶鲁大学,曾写过《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24堂财富课》等财经读物。

  陈志武说,原来的传统家族、民营企业实现百年字号的办法,是通过联姻。他最喜欢的一个例子,来自一位美国白人教授的著作《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这本书研究的话题是,宋朝之前望族靠什么方式将其世家地位巩固发展几百年,其中集中讲到一个卢氏家族。唐朝时,卢氏的一个女儿14岁就嫁到另一个望族,生了五个孩子。丈夫早亡,卢氏的任务只有两个:一是让自己的儿子好好学习考中进士,结果其中两个果然金榜题名;二是给女儿挑选很好的对象,后来其女婿真的做了宰相。

  这似乎只是一个古代版的“励志”故事而已,然而陈志武文章中的一句话,特别是两个字,却“击中了我”:这句话是“卢氏家族从汉朝时就成了世家,到了唐朝末期这个家族还是洛阳非常大的望族”,这两字是“洛阳”。由此,我经历了一次与“洛阳”邂逅。

  此前阅读报纸时与“洛阳”的邂逅,也曾让我心动不已。那是今年5月“一带一路”峰会在北京举行期间,《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组策划报道,其中一篇是《古丝绸之路缘于文明的相互吸引》。报道开头说,1868年秋天,德国学者李希霍芬初次来华。两年后,李希霍芬来到洛阳城,连日走访山陕会馆、关帝庙等,还重点考察了城南关的丝绸、棉花市场。

  报道中引用了数年后李希霍芬在著作《关于河南及陕西的报告》中的描述:“河南府地区主要贸易品为棉花,此间各种输入品主要是由出售棉花支付的。据说棉花的买卖终年不断,(洛阳)城内的交易额每天约一万两。”报纸的报道中如此概括:“从洛阳到‘撒马尔罕’(今属乌兹别克斯坦),这条古老的商道,就此被李希霍芬命名为‘丝绸之路’。”

  “丝路东方起点之一”,洛阳人常挂在嘴边,但看到李希霍芬的洛阳城内棉花交易的描述,看到《南方周末》的“从洛阳到‘撒马尔罕’”说法,我还是心生涟漪、荡之许久。

  我产生与“洛阳”他乡偶遇之感的经历,可以追溯到7年之前。那次是参加一个新疆采风团,在库车的宾馆房间里看到一本宣传册子,名叫《库车旅游全攻略》。随手翻阅,看到其中记载:三国时期“魏甘露三年(公元258年),龟兹人白延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小乘部《除灾患经》一部和大乘部《无量清单净平等觉经》两部”。我一时激动,竟想做一回“雅贼”带走这本小册子,但最终只是将这一页“拍照留念”,照片至今存在电脑中。

  还是那次采风中,行至鄯善县,又是在宾馆中看到一本书,其中引用历史学家向达于20世纪30年代完成的著作。向达认为,“鄯善人至中国姓鄯氏,前贤论及西域姓氏,从无注意及此者”。向达提及三位“俱卒于洛阳”的鄯姓者,其中鄯乾、鄯月光为北魏时的鄯善人,鄯昭为唐代时的鄯善人。当时特别觉得“鄯月光”是个好有意境的名字,后来从洛阳学者的文章中了解到,鄯月光来自鄯善国,其丈夫为车师国的太子。夫妇应是或以质子(派往他国的人质),或以就学身份,寓居洛阳。鄯善国、车师国均为当时西域的重要王国。

  生于此、长于此,工作、生活于此,却是在阅读之中如故知般的邂逅,想来实在颇有一种意味。

  杂文随笔1000字【第三篇】:浅说韩信

  近日和朋友交谈,无意中说到了历史人物,很多历史上名声赫赫的人物,最后被冤死,汉朝的韩信、宋朝的岳飞、明朝的袁崇焕等人。我当时开始了反驳,因为这三个人的死亡并不是被冤枉那么简单的,我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下,从汉朝的韩信开始分析。

  当时,韩信是刘邦得意的大将,也是刘邦提防最深刻的大将。应该说,韩信所立下的功劳,是汉朝时期所有大将中最大、最多,也是最不应该被刘邦杀了的。但是,细细研究一下,就可以知道,韩信被刘邦所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这是韩信的性格所致,也是刘邦对韩信的了解所致。

  韩信年轻的时候,带着剑,被小痞子戏弄,从小痞子的胯下钻过去。放到今天,我们也来看一下。如果我们在锻炼的时候,手里拎着剑,或者是拎着刀,遇到了一个小痞子,小痞子逼迫着我们从他的胯下钻过去。想一想,是不是这个小痞子自己在找死?即使是剑刀再不锋利,杀死他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因为小痞子挑衅在先,这是取死之道。即使当时我们再老实,也会怒火中烧的,也会挥起剑或者是刀,劈向这个小痞子的。可是,当时的韩信,却并没有这么做。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这是常人都难以忍受的侮辱,而韩信忍受下来,韩信的理想并不是简单的,用一句话说,就是“所谋者甚,所求者大。”也就是说,这个时候,韩信已经开始为他后来的路做准备了,而不是简单的“胯下之辱”所能遏制的,相对来说,“胯下之辱”只是一件小事情,而他的志向,才是大事情。

  楚汉争霸在经历最为困难的时候,韩信是袖手旁观的,而且对刘邦进行了要挟,就是想要“代齐王”。而这个时候,刘邦带领的很多人都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即使是后来汉朝建立,刘邦怎么可能会忘记这件事情?还有,刘邦有着识人之明,知道这个人将会做什么。这是刘邦的长处。

  当时的韩信,尽管汉朝已经建立,他并没不觉得就是天下太平了,否则也不可能会收留一些刘邦通缉的人。从这一点上看,韩信并不是老老实实的人,本来就深有野心的人;从“胯下之辱”中就可以看出韩信的野心,直到汉朝的建立,韩信也没有多少改变,依旧有着野心,有着想要对汉朝不利的野心。但是,他出于什么理由迟迟不动手,就不知道了。很有可能是,他缺少一个反叛天下的借口。那个时候的人,是很看重借口的;说的简单明了一点,就是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而且,他也从心里看不起刘邦,因为刘邦“善将将”,就是善于带领将领;而韩信则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个时候,他也知道刘邦对他不敢轻举妄动的,否则他就会有了反叛的借口了。

  刘邦用计谋算计了韩信,把韩信困守在长安。因为韩信对刘邦的轻信,对自己的自信,所以,并没有想到刘邦会对他实行看押。这件事情出乎他的意料。韩信这个时候是不可能会有任何的反抗,就被刘邦带到了长安。刘邦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对他动手的念头;可是,韩信这个时候很显然已经心中不服气,想着要推翻刘邦的统治。因为刘邦一直都不曾放心他,所以,严密地监视着韩信。而韩信如果是聪明一点,就会老老实实地做人;可是他却做出了一些让刘邦不可能会容忍的事情,就是韩信写信给别人,联合一些人准备谋反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不要说,古代,即使是今天,也可能不会容忍的。所以,韩信就这样被杀了。这是他的取死之道。

  杂文随笔1000字【第四篇】:西泰山情思

  峰峰皆绿色,浓重地凝着,似乎要泻下来。蓝天上,云朵肆意地涂着张张好画。风拂过肌肤,如水般清凉、柔软。

  情人谷,能把人的思绪拉得很长的名字。谷口有水,水聚成潭,树、石、天、云、游人,倒映其中。谷中溪流淙淙,为潭,为瀑,为溪,为湖,如碧玉,如白绢,如珠串,细处可握,阔处可荡舟。小径缘溪而行,忽左、忽右,或石板铺桥,或凿石为阶,皆有林荫。头顶太阳可畏,身却在清凉世界中行走。

  谷的尽头,是情侣峰。两座山相拥而立,千万年相看两不厌,但终究是一个悲剧。这谷中的水,该是流不尽的喜与悲、笑与泪、爱与怨、相思与嗔怨。羽化成仙,总不如人间烟火爱情,相伴百年——带着懂得的疼,带着体温的暖。

  炎黄峰,登不尽的台阶,看不完的树。

  一棵树的种子,落在了巨石上薄薄的土层里。风吹日晒,它在饥渴中忍耐,无数根须伸向巨石下的土层。千年过去,它一条又一条的根泻下巨石,成为凝固的瀑。团团的瘢节,是飞溅的浪花与漩涡。树冠仰起不屈的头,身体抱住巨石,四肢钻进土层。它就以这种姿态,站成令人崇敬的风景。

  一棵树的种子,落在了巨石小小的裂缝里。汲取雨水的营养后,它在发芽抽枝。小小的裂缝,怎能禁锢它的渴望?在疼痛中成长,只会让它更坚韧、更顽强。十年,百年,千年……

  裂缝一点点被撑开。在坚定者面前,巨石也不得不让路。在夹缝中抗争的根,也美到让人肃然起敬。

  它们都不喊冤,不喊疼,不嫉妒,不张扬。它们以静默的语言传达着智慧。满山遍野的树啊,没有一棵不美,没有一棵不是吾师。

  阳光从树丛中流淌下来,在台阶上作着抽象画。视野步步开阔,周围的山头渐渐沉下去。孤峰突兀,一柱擎天,台阶在岩石上凿出,仿佛垂下的登天梯。很多人止步。行百里者半九十。功亏一篑,岂不可惜?无限风光在险峰。天高地迥,群峰逶迤至天际。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勇气和坚毅为双腿,会带你站得高看得远。

  山朦胧,树朦胧,山间的黄昏,夕阳和晚霞的演出渐渐地拉上纱幕。开满花的小路带着我前行,一家又一家的农家宾馆,青瓦小楼,楼前空地,可招待两三桌客人。房后有柴垛,整齐地码着。楼前必有花,格桑、向日葵、大丽花,天真地开着。爬山虎在墙上作画,紫藤垂着一串串的绿色的长豆荚。有一些外地的老人在此避暑,他们说,打算住上两个月,一天才50元钱。

  在不远处的角落里,半截土坯墙,一间青瓦屋,小窗,小门。荒草长上墙头,院中草深齐窗。这是当地人以前的生活。这片山水,此时,才终于明媚了他们的眼。

  广场上燃起篝火,强劲的音乐响起。夜的手,褪去人们的矜持。身,随着火苗一起跳跃。

  走出狂欢的海,是寂寥的山路。路两边的修竹摇出夜的凉,夜的静。抬头,竟然满天星。草丛中有小小的亮光。原来,是萤火虫打着小灯笼。

  大多时候,自己不过是个耳朵塞满了热闹的聋子。且行山中,心空下来,耳空下来,于无声之处,听山之细语。

  杂文随笔1000字【第五篇】:一剪宋朝时光

  盛夏的雨夜,窗外雨水漫漫。凉风拂过,庭院里花木的芳香,飘散于潮湿的空气里,清甜温润。所有浮华,皆关于门外,独坐于书桌前,内心沉静无波,翻一本线装宋词选,仿佛穿越回了宋朝的时光。煮茗听雨,等待春日缤纷,等候静美秋阳,期盼与故人的重逢。

  宋朝的雨总是寄托着无限的愁绪和思念。李重元在《忆王孙》里的那句“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真是既唯美又透着淡淡的忧伤。那年春时,梨花胜雪,开满了田埂阡陌,看不到世上人家。烟雨江南,如梦如幻,落花铺满石阶,静谧黄昏,重门深掩,时光美的惊心动魄。忽想起在《红楼梦》里,宝玉和冯紫英、蒋玉菡、薛蟠等在一起喝酒行酒令,宝玉唱完一首《红豆曲》,接着拈起一片梨,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那时只觉得一个妙龄女子,卷帘看窗外的梨花雨,她思念的人还在天涯,没有归来。心中落寞,轻轻叹息,放下帘幕,掩上重门,悄然转身。对着红烛,一夜相思到天明。原来这无奈的转身,亦菲薄情负义,而是情意深重。我想当年的李重元定是位背井离乡的男子,为了前程或国家安危而离开心爱的女子,也许正因为离别,才会有这样刻骨的相思。正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为了一个人,为了一段真爱,纵然蹉跎一生,亦是甘愿。

  再看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江南的夜,美得让人心醉。仿佛看到了灯火辉煌的夜景下,古典的楼阁,旧式的牌坊,一扇扇雕花的老窗,半开半掩,低诉着风情。墙院上,檐角边,被星星点点的灯火围绕,似银花绽放,璀璨迷人。此时的朝廷已经风雨飘摇,国难当头,而江南却依旧一派盛大的繁华景象,沉浸在歌舞升平的人们却不知宋朝已失去半壁江山。辛弃疾中年受到排挤,被迫退出政治舞台,内心抱负无处施展。他忧国忧民,在茫茫人海之中寻找的那个身影,原来就在阑珊灯火处,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或许是一个超凡脱俗,洗尽铅华,心怀一颗淡然的心去看世间万象的女子。那女子在他心中是那枝清绝高傲的红梅,不与凡尘有任何纠缠。在如此不得志的情况下,能觅得一位知音,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

  对于苏轼的欣赏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每当读起《望江南》:“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我能想象到在微风细雨的春季,杨柳依依,看一江春水,满城花开,行走在乌衣巷,那湿润的石板路上流淌着过往的醇香。巷子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不知谁家,用寒食过的新火,煮着谷雨前采的“雨前茶”,袅袅茶香,从窗内飘出,熏染了一季的相逢,喜欢这份恬淡闲适,洗尽尘埃的洁净。最后一句“诗酒趁年华”是千古流传的绝笔,纵使官场失意,颠沛流离,也要随遇而安,犹记清风明月,对酒当歌,珍惜年华岁月,悠然忘尘,是一种洒然于世的超脱。

  东坡居士总能在平淡的人生中寻觅出乐趣。他在黄州偏远的乡间,咀嚼几碟素菜,品味出“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淡泊。他在惠州的陋室,隔帘听雨,享受“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意境。他在杭州西湖,看桃红柳绿,吟咏“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清雅。他在密州的烟雨丛林,竹杖芒鞋,感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况味。苏轼的词句,蕴含了大自然的钟灵钟灵毓秀,也藏着人世百态,万般豪情。在他的云水生涯里,品出淡定与从容。

  很喜欢蒋捷的那首《一剪梅》,尤其是最后一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的,流年易逝,转眼间春光已过去一半,樱桃红了,芭蕉已绿。时光仓促,已经不容许他再去虚度,仿佛转瞬间,他就被流光抛掷。其实这世间,没有谁敢和光阴下注,唯有好好把握青春年华,让人生不留下遗憾。内心最同情的还是南唐后主,千古词帝李煜,翻到《浪淘沙》,且看“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山人间”。他的性情,注定做不了一代贤君,只能做一个风流词客。他枕雨而眠,悄然入梦。梦里让他暂且忘却俘虏的身份,只想贪恋那片刻的欢愉,可是好梦由来易醒,那料峭春寒惊醒了他的梦。醒来深切地感怀自己的人生境况,独自凭栏远眺,看无限江山,风云万里,可惜都已物是人非。一切都成了落花流水,春去春且回,可他的春天却再也回不去了。他深切感受到了亡国之恨,切肤之痛,可一切都晚矣。也许生命中留下些许遗憾是一种凄冷的美吧。

  带着一颗洁净的心,翻读一卷宋词,会发觉每一阕词,都有风韵;每一个字,都有情感;每一个词人,都有故事。在时光的阡陌上,我们可以感受宋朝的风风雨雨,花开花落,仿佛能够穿越厚重的历史帷帐,揭开漫长的岁月之幔,在流逝的时光中寻找生命的真谛,追忆快乐的源泉。

本文来源:https://www.cqwcsy.com/shenghuosuibi/3545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