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最新关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工作随笔 时间:2021-05-15

【www.cqwcsy.com--工作随笔】

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关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x月份,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先后赴xx县、xx县市及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听取政府和卫生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xx个单位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通过调研,委员们基本掌握了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快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将其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抢抓国家强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机遇,不断加强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我市初步建立了市、县、乡、村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我市坚持以重大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重点,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免疫规划工作得到加强,儿童免疫规划一类疫苗免费接种;传染病、重大疾病防控、慢性病防治成效显著。

  (二)精神卫生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我市启动了重性精神病患者网络管理系统,开展了重性精神病人普查活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堂”、“家长课堂”等免费讲座、开展义诊活动。同时与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合作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栏目,普及心理、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收到较好效果。

  (三)紧急救援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我市整合资源,成立了市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对全市医疗急救实行了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医疗急救水平显著提高。医疗急救资源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设急救中心(站)x所,配置急救指挥车1辆,院前急救车辆120辆,急救人员达到x人。

  (四)血液供应与管理工作显著提升。为解决临床用血供需紧张矛盾,市中心血站采取调整采血车辆、延长采血时间、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控制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扎实开展采供血工作,满足了全市临床用血需求。去年,全市未发生一例因输血困难而延误病人救治的病例和医疗事故,为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五)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深入。市、县、乡、村四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日益巩固,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有力保障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妇女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产前诊断、产后康复及儿童健康体检、心理保健、预防接种等服务工作有力推进,全市妇女儿童保健过程化指标和结果性指标进一步优化,全市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

  (六)卫生监督工作力度加大。卫生监督机构认真履行公共卫生监管职能,深入开展医疗秩序整顿活动,完善了暗访检查、举报受理、联合办案、不良执业记分等工作制度,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形成;健全了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档案,建立了医疗机构监督信息互通机制;认真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医疗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大力推进了诊所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七)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我市深入开展“全民健康工程”,大力实施农民健康服务行动,开展健康教育巡讲,卓有成效地举办干部保健大课堂,向城乡居民宣传健康知识,有效地在群众中普及了健康知识。在报纸、电视了开辟专栏,开展咨询服务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全社会的健康知识,健康生活一是得到一定强化。

  (八)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得到落实。全市x所乡镇卫生院和x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了公共卫生管理科,x所村卫生室全面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基本形成了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基本医疗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广大城镇居民就近可获得公平、方便、快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现象仍存在。个别地方和领导对公共卫生的公益属性认识不到位,卫生发展理念与方式仍停留在“以医疗为中心”上,“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习惯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医疗服务,没有将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摆在并重的位置,尤其在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公共卫生服务往往被忽视。

  (二)相关政策落实滞后,制约了公共卫生工作有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补助标准是人均x元,省补助我市x%(即x元),其余由市、县财政配套解决,目前市级补助经费已落实,但县级配套经费均未到位。20xx年,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出台了新医改形势下的《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实施意见》,但目前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专业人员缺乏,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才不足,缺乏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出现人才断层现象。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计划少,满足不了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部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落实。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待遇较低,工作量大,稳定性较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质量。

  (四)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薄弱。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普遍地存在。新闻媒体重视重大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集中报道,日常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力度不够。

  三、加快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公共卫生事业是体现社会公平、关系社会稳定和老百姓幸福安康的重大民生问题。针对当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充分认识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政府主导地位的意识和责任,坚持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考核内容,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落实配套政策,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机制。围绕实现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各级人民政府要逐年增加公共卫生投入,规范财政补助范围和方式,建立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保证公共卫生机构建设与发展所需的人员、设备、运行等资金。按照省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政府积极调整预算支出结构,落实配套经费,不断提高保障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工作能力。严格控制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准入,从源头上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素质。要调整优化公共卫生人员结构,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在职人员的培训与培养,提高全市公共卫生人员整体素质。要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待遇,营造良好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环境。要加强卫生应急体系、监测和预警机制及应急队伍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树新的公共卫生理念。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介,加大对全社会公共卫生知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在机关、学校、社区、企业、乡村大力开展健康科普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和公共卫生道德水平,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安全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努力营造有利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关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公共卫生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人代会,市人大代表159人次聚焦“公共卫生服务”提出了25件相关议案建议。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从6月初开始,我们着手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天青为组长、部分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和教科文卫专(工)委人员为成员的调研组,实地视察调研了4所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市疾控中心,先后听取了市卫生健康局、市财政局和大荆镇、芙蓉镇等12个部门镇街的汇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近年来,在国家法律、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市政府努力抓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全市现有医疗单位1030家,其中市级公立医院5家,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70家,村卫生室459家,诊所和医务室357家;省级示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基本形成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立医院、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全覆盖。

  二是疾病防控水平稳步提升。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56.55/1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17.1%。进一步推进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常规单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报告患病率为4.62‰;食源性疾病监测扩大至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是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加强。2019年妥善处置了疑似食源性疾病事件7起,有效控制了首次本地登革热疫情,确保了“利奇马”台风袭击灾后无疫情。特别是今年年初大批在汉的经商人员回来,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严密防控,积极战疫,及时有效控制住了疫情。实现复工复产过程疫情无反弹,切实做到“两手硬,两战赢”。

  四是公共卫生监管力度持续加大。2019年共出动卫生监督4500人次,检查1900家次,立案462起,处罚445起,没收违法所得10万元,罚款174.8万元,移送公安2起。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592家,医疗机构校验及变更1095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严格要求,特别是遇上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暴露出许多的短板和不足。

  (一)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是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仍然滞后。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代表视察的城东、翁垟等镇街卫生院的基础用房破旧不堪。乐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政楼为D级危房,芙蓉卫生院门诊楼为C级危房,大荆卫生院为钢架临时工棚,去年利奇马台风来袭时全部淹没在水中。个别卫生院门前道路狭窄,救护车、消防车无法通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形成公共卫生设施 “硬件不硬”。二是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仍然不足。2015-2019年五年财政总投入公共卫生经费25.6亿元,平均每年5亿元(包括人员经费、基建、设备、医改等)。其中每年用于基层医疗设备更新的预算仅120万元,虽然2018年增加至600万元,但医疗器材价格高、需要更新量大,个别山老区卫生院至今仍使用上世纪的黑白B超机。三是传染病病房及防控隔离设施等数量仍然不够。调研发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全市累计发热门诊接诊28240人次,在院医学隔离观察528人次,确诊170例。但集结市一、二、三医传染科全部力量,仅能腾出隔离病房232间,急需新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传染病防控大数据技术中心和市疫情指挥部目前临时借用办公。基层疾病防控隔离等设施更是不充分不平衡。

  (二)公共卫生疾病控制能力弱化

  一是职能定位不精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直被视为公共卫生的“守门人”,仅作为技术指导机构,没有发布疫情数据和部署防控措施等行政权力的“吹哨权”。在公共卫生工作中偏离了“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重医轻防”问题普遍存在。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不够突出。二是服务能力不强。公共卫生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31家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职职工1876人,其中公共卫生专业的仅14人。同时,公共卫生人员除承担大量国家规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外,还要保证医疗门诊的日常工作,工作精力难以兼顾,近年来广大群众对儿童疫苗接种工作反映强烈。三是人才待遇偏低。全市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享受全额编制(原防保站人员)仅116人,差额编制则达1509人。全额编制人员绩效工资定额只有6万元,差额编制人员不到4万元。导致人员缺口大、流失严重,2016年至今就辞职外调85人(不含内部隐性流动)。四是宣传教育不够全面深入。公共卫生宣传形式较单一,没有做到常态化和制度化;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不够突出,社会公共卫生知识欠缺,法律意识和健康意识不强。

  (三)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不够到位

  一是应急管理仍不够规范。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的公共卫生的资源统筹、疾病预防控制、应急保障等配套制度较少,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规范,导致公共卫生“软件不软(完善)”。加上日常没有应急演练,疫情突发时,只能被动应付。二是应急保障还不够到位。2017年市政府出台了《突发公共事件物资应急保障行动方案》,但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应急物资储备仓库。有些应急物资如防护服、隔离衣等由于疏于管理,超出了有效使用期限。疫情期间,我市库存的口罩、防护服、消毒剂等应急物资曾一度紧张。三是监测预警还不够及时。由于基层缺专业人员,缺仪器设备,缺传染病诊室,缺传染病专业培训,缺对传染病的早期辩识、筛查和防控能力,导致监测预警不够及时快速。四是部门联动配合不够。相关部门沟通联系不多、信息不够共享、联动不够紧密。如一些上级要求的文件,由于没有进行联合发文,导致工作经费无法落实,而变为一纸空文。原有村级公共卫生(计生)联络员,纳入政法体系为主的网格化管理后,难以兼顾公共卫生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要加快提级扩能

  一是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吸取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教训,大力做好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性工作。加大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像大干交通、大干教育一样“大干卫生”,保证公共卫生“有钱办事”。二是加快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乡镇卫生院新建和改扩建进度,加大乡村卫生室(所)标准化建设力度,着力做好基层医疗设备更新。三是努力建好疾病预防设施。按照国家传染病医院建设的最新要求,抓紧启动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项目建设,推进传染病防控大数据中心和指挥中心建设。四是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公共卫生人才引进、培养、聘用制度,探索制定向基层卫生人员倾斜的职称晋升、岗位津贴等优惠政策,提升基层岗位吸引力;落实疾病防控人员编制。做到公共卫生“有人干事”。

  (二)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要务必扎实有效

  一是深化疾控体系改革。完善机构设置和功能定位,把“预防为主”融入健康乐清战略,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形成以疾控机构为中心、医院为支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网点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二是强化联防联控机制。优化定点医院的科学布局,合理设置传染病床位。建立健全重大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制度,形成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更好做到公共卫生“有章理事”。三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常态化机制,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扎实推进卫生村镇创建,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法律的广泛宣传,让公共卫生知识家喻户晓。

  (三)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要更加及时到位

  一是提升监测预警能力。立足提早精准有效,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网络直报、医疗卫生人员报告、药品销售监测、科研发现报告、舆情监测等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监测预警能力。二是强化应急保障工作。科学合理布局,建立市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中心和片区分中心。落实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专项资金,按照“平战结合”模式,确保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充足。三是提高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关于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促进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x月份,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先后赴xx县、xx县市及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听取政府和卫生部门的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xx个单位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通过调研,委员们基本掌握了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快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将其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抢抓国家强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机遇,不断加强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我市初步建立了市、县、乡、村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我市坚持以重大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慢性病防治、精神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为重点,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免疫规划工作得到加强,儿童免疫规划一类疫苗免费接种;传染病、重大疾病防控、慢性病防治成效显著。

  (二)精神卫生工作实现了新突破。我市启动了重性精神病患者网络管理系统,开展了重性精神病人普查活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堂”、“家长课堂”等免费讲座、开展义诊活动。同时与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合作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栏目,普及心理、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收到较好效果。

  (三)紧急救援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我市整合资源,成立了市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对全市医疗急救实行了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医疗急救水平显著提高。医疗急救资源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设急救中心(站)x所,配置急救指挥车1辆,院前急救车辆120辆,急救人员达到x人。

  (四)血液供应与管理工作显著提升。为解决临床用血供需紧张矛盾,市中心血站采取调整采血车辆、延长采血时间、加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控制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扎实开展采供血工作,满足了全市临床用血需求。去年,全市未发生一例因输血困难而延误病人救治的病例和医疗事故,为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五)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深入。市、县、乡、村四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日益巩固,妇幼保健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有力保障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妇女婚前保健、围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产前诊断、产后康复及儿童健康体检、心理保健、预防接种等服务工作有力推进,全市妇女儿童保健过程化指标和结果性指标进一步优化,全市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

  (六)卫生监督工作力度加大。卫生监督机构认真履行公共卫生监管职能,深入开展医疗秩序整顿活动,完善了暗访检查、举报受理、联合办案、不良执业记分等工作制度,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形成;健全了医疗机构监督管理档案,建立了医疗机构监督信息互通机制;认真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医疗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大力推进了诊所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规范化管理和服务的能力。

  (七)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我市深入开展“全民健康工程”,大力实施农民健康服务行动,开展健康教育巡讲,卓有成效地举办干部保健大课堂,向城乡居民宣传健康知识,有效地在群众中普及了健康知识。在报纸、电视了开辟专栏,开展咨询服务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全社会的健康知识,健康生活一是得到一定强化。

  (八)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得到落实。全市x所乡镇卫生院和x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了公共卫生管理科,x所村卫生室全面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基本形成了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基本医疗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广大城镇居民就近可获得公平、方便、快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医疗服务、轻公共卫生”现象仍存在。个别地方和领导对公共卫生的公益属性认识不到位,卫生发展理念与方式仍停留在“以医疗为中心”上,“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习惯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医疗服务,没有将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摆在并重的位置,尤其在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公共卫生服务往往被忽视。

  (二)相关政策落实滞后,制约了公共卫生工作有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补助标准是人均x元,省补助我市x%(即x元),其余由市、县财政配套解决,目前市级补助经费已落实,但县级配套经费均未到位。20xx年,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出台了新医改形势下的《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实施意见》,但目前政策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专业人员缺乏,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专业人才不足,缺乏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出现人才断层现象。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培训计划少,满足不了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部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影响了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落实。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待遇较低,工作量大,稳定性较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质量。

  (四)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全社会的公共卫生意识薄弱。广大群众对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的重视程度和自我防范意识还不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重治疗轻预防以及不良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还普遍地存在。新闻媒体重视重大传染病流行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集中报道,日常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力度不够。

  三、加快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公共卫生事业是体现社会公平、关系社会稳定和老百姓幸福安康的重大民生问题。针对当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充分认识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政府主导地位的意识和责任,坚持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考核内容,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落实配套政策,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机制。围绕实现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各级人民政府要逐年增加公共卫生投入,规范财政补助范围和方式,建立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保证公共卫生机构建设与发展所需的人员、设备、运行等资金。按照省财政厅、卫生厅《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政府积极调整预算支出结构,落实配套经费,不断提高保障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工作能力。严格控制非专业技术人员的准入,从源头上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素质。要调整优化公共卫生人员结构,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在职人员的培训与培养,提高全市公共卫生人员整体素质。要健全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待遇,营造良好的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环境。要加强卫生应急体系、监测和预警机制及应急队伍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倡树新的公共卫生理念。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介,加大对全社会公共卫生知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在机关、学校、社区、企业、乡村大力开展健康科普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意识和公共卫生道德水平,积极倡导健康文明、安全卫生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努力营造有利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本文来源:https://www.cqwcsy.com/shenghuosuibi/5958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