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古村游玩的心情随笔

说说心情 时间:2019-07-19

【www.cqwcsy.com--说说心情】

  古村游玩的心情随笔【第一篇】:爱在西塘

  这是我第二次来走进西塘了,不知何缘故,这里总有让我些似曾相似的味道,却也有些“只孤檠”的感觉。或许是我过于急促了罢,总妄想找回曾经那份被遗失在这里的一段小小的梦。烟雨深巷,我背着行李包穿梭在小桥流水人家,每遇到一段幽长的廊棚,总是不禁有些慵懒的坐在临水的美人靠上,回想往昔,曾经你在不远处,那石桥与我相遇的片段。

  西塘依旧是西塘,朱颜不改,却是陈旧了过去的故事,让今人所回忆的总有些淡淡的惆怅与无奈。尽管这是七月下旬,但游人颇多,大都喜欢停伫在临水边,廊桥处,遥望远边,那流水人家,那桥洞下穿过的船只,都在岸边游人的相机中,手机中一一留影描踪。看似只是一幅留住这西塘之美的画卷,实际上,我想这些人同我一样,都是为了寻找一个梦,遗失在这里的梦。

  之所以如此迷恋西塘,正是因为她的含蓄,她的旧韵。

  临河而建的商铺,尽管是门面不大,但琳琅满目的物品总能吸引游人不忍再前进一步。充满古韵的民居,散发着烟雨,那股久久不能忘却的情怀,在这些商铺里是意犹未尽,令人不禁感到些许的温馨。同乌镇那昂贵的店铺民宿相比,西塘显得小家碧玉,更胜我心。这环境虽是不及乌镇干净清爽,但正因为旧,因为些许的乱,因为墙上残留的炊烟,促使得西塘更有味道,更是接近过去,而靠近我。

  路过石桥,两边的水流夹着桥上人的梦,谁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走过小巷,仅有一尺的距离与空间,两边的高墙露出的一线天空,谁都是那么希望梦想可以飞出这里。此时不得不承认,西塘确实让人深醉。

  一个人,带着一个伴,两个人,带着一份期许,坐在船头,看着两岸民居,朴素的脚步来来往往,诉写着关于这个小镇的故事。其实,生活很简单,之所以变得复杂,是我们想的太多。所以,这里,总是我喜欢的通幽之处。安静,祥和,早间是晨雾蒙蒙,整个西塘如诗如画;傍晚,炊烟袅袅,夕阳落幕下,又彷如一幅被遗落的西洋画。在踪游乌镇的时候,朋友说还是乌镇好,干净利落,商业做得密绸。自然,我也是同意,但对西塘,我还是依旧情有独钟,虽说这西塘也是临水商铺,开门吆喝生意,但其热闹而不乏韵味,可这乌镇,却有些被商业所“蒙蔽了”,尽管也是这千年古镇,但故地重游,还是西塘醉了我。

  原因颇多,但其中还是那个梦,遗留在廊桥的千年古梦。

  曾经希望,在西塘,可以有一段难忘而刻骨的邂逅,但后来才发现,每一次的踪迹都是与西塘的一次邂逅,而每一次的离去,都是一段难忘的遗梦。


  古村游玩的心情随笔【第二篇】:流坑古村之行

  那日,天气炎热,幸好组织者考虑周到,每人配发了矿泉水和太阳帽。走进流坑村,但见纵横交错的小巷两旁,明清古建筑翘宇昂墙,栉比鳞次,或大或小,或二进、三进式,或院中有院、屋中有屋、门内有门,风格各异,结构不一。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大家首先齐齐的来到据说是流坑古村的“圆明园”——宋赠大司徒董公大宗祠,参加活动的启动仪式。大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初,为祀奉流坑董氏的开基祖董合所建,占地面积七千平米,为前带场院的三大进重檐建筑,后被北洋军阀孙传芳残部邢玉堂兵匪所焚毁,主建筑仅遗五根残柱立视苍穹。也许是人员太多,也许是时间太仓促,大家在大宗祠的敕书楼里挤挤挨挨,什么花鸟图案,什么镂窗透棂,什么题匾对联,都来不及细听,来不及细看,手忙脚乱的一通拍照、拍视频,相机、手机、摄影机齐上,或高举、或蹲仰,或微距、或长焦,反反复复,一拨又一拨,喧闹烦杂。

  我受不了这种吵闹拥挤,便拉上两个同伴,另辟蹊径,沿着卵石巷道,于小巷中安静找寻,触摸时光的点点印记,探求古屋的灵魂诉说。小巷里人员稀少,我们自在地行走着,左看看、右瞧瞧,时而驻足细观,时而低声交语,时而“咔嚓”留影,一栋栋明清古建筑与我们目目相视,心心交流,好一番感慨。我们先后在隆家巷遇见了“皇恩”屋、“晖吉”屋以及绍南公祠,又缓缓走过“一线天”,一路上只偶尔碰到过一两个妇孺儿童坐自家门前乘凉歇息,多数古屋都“铁将军”把门,我们无从窥看,只能从房屋的外门庭装饰和题字中约略地猜读出曾经的辉煌与荣光。

  也许是看到我们东瞧西望,正走着,突听一五十岁左右的精瘦男子叫我们道:“我这屋很有故事哦,往里面请。”乍听这话,内心小人般的惊过一丝惶恐:这叫我们进去是不是有什么陷阱?再看他一脸的诚意,我们还是放心的走了过去。

  还未进门,这名叫董国华的男子就介绍到,他家房屋的屋基比周边的房子都高,其他房子很多都是平巷道而建,他们家房屋门口砌有三级台阶,是建房时祖人花一个铜钱一担沙雇人填高的,有寓“连升三级”之意。我们进门一看,这是一栋二进三开间的清代建筑,一堂一厅,中间有一个天井,天井左右两边各有一间厢房,大厅正中高挂着一块红漆作底、写有“继德堂”三个描金大字的木匾,格外耀眼。就在大门口,董国华跟我们介绍说,他家房屋大门不是那种传统的八字型大门,而是在大门前留有一个长方形的门廊,用一道屏风式的木门围着,进屋须先经过屏风式门,再进大门。而且,这道屏风式门由八扇木门组成,每扇门大约两米来高,上半部分木板全部镂空,类似于窗棂,下半部分有两层木板,其中靠屋内的那层木板可顺着门上的凹槽推拉至上半部分,由中间一个活动木楔嵌住,防止有人透过镂空窥视。

  进大门后即是一个并不是很宽敞的前厅,紧接着是较为狭小的天井。走到这,董国华忙不迭地向我们介绍天井左右厢房上面两个精致的“和尚手持铜钱”的撑拱雕刻,说是“和和进宝”之意。随即重点向我们介绍了厢房木门和房屋窗棂上的各式浮雕和镂雕。我们看到,厢房每扇木门中间都有一小块长方形横木浮雕(更像是半镂雕),块块雕刻有各种人物故事形象。董国华说,这里有“三英战吕布”、“征苗”、“天门阵”、“夺印”等故事,并将我们领到了“三英战吕布”木雕前,但见木板雕刻上,张飞纵马挺矛、关羽捋须挥刀、刘备骤马掣剑形象惟妙惟肖,三人将吕布围在中间,好一场激烈厮杀,令人称奇。再看“夺印”木雕:当中一张案桌,一个主考官右手平放桌前、左手竖臂撑在桌沿、探身右望地坐着,桌上端放着一颗帅印,两旁各有二、三人许,跨步挥拳,目视帅印,似有志在必得之意。见我们对这些个故事似信非信,董国华将我们引进厢房内,转到门后,用光一照,原来每个木板雕刻背面皆用毛笔书写了故事的名称,叫人看了一目了然。这倒是我们第一次看见,真真的出乎我们的意料!至于窗棂上镂雕的花纹图案,各式花鸟鱼虫皆栩栩如生,自不必赘言。

  从“继德堂”出来,我们沿着卵石巷道,又到看了“大宾第”、“怀德堂”,而后穿过龙湖,观看了“五桂齐芳”牌坊和状元楼,便匆匆而回了。有诗曰:黛瓦青砖挂绿苔,昂墙翘宇比邻排。雕梁刻柱堆尘厚,金匾牌楼见旺衰。稚子巷街追闹兴,老翁门槛叹凄哀。游人来往匆匆意,远近高低入镜来。


  古村游玩的心情随笔【第三篇】:江南行

  第一次果断、勇敢地说走就走,当天半夜定了机票,早上便飞去梦中的江南(尽管已经去过几次),一切似乎太快,太突然,人坐在机场候机室,恍惚似在梦中。

  很享受飞机在跑道上奔跑起飞的过程和在云层气流中的颠簸感,着迷于飞机在高空突然遇到气流下沉整个心和血液猛然提起时的莫名快感。

  飞机冲进云层中,大朵大朵絮状的白云伴着温暖明亮的阳光拥入眼前,有如仙境,想到《走出非洲》男主角带着女主角开飞机飞上蓝天的片段,独自感动和感慨。

  消失,此刻产生了强烈的消失感,渴望瞬间永恒地消失成片片白云,一直升腾漂浮,永不堕入人间俗世。

  下了飞机,转车行向深澳村,晚上八点多的深澳村,找了一家旅馆住下。

  第二天一大早在各种鸟儿的欢叫声中醒来,为了感受清晨的深澳村,马上起床简单梳洗后就出门了。在路边小店享用了当地的早餐,开始进入这次旅行的主题了——深澳古村。

  众人皆知深圳和澳门,可是这深澳村,怕是鲜有人知,这次旅行是临时起意,所以本人完全没有做功课,事后在网上简单查了一下相关资料,了解一下深澳村是一个怎样的江南村落。

  深澳村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南岸天子岗北麓,西距桐庐县城16.5公里。地处丘陵,南高北低,村落前迎璇山,后拥狮岩,应家溪和洋婆溪东西分流,七常公路村中通过。为深澳乡人民政府驻地。深澳古村是申屠家族的血缘村落,凭借其古老的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地理环境,源远留存的文物古迹,成为桐庐著名的江南古村。

  深澳村居呈长方形。中有老街,南北走向,长500余米,宽约3米,卵石铺面,下筑引泉暗渠(俗称澳),澳深水洌,因以名村。街之两侧各有3条弄堂,形如非我。人烟稠密,为桐庐最大的村庄。1992年,有1032户,3625人。耕地1500多亩,山7300亩。居民绝大多数姓申屠氏,余有周、应、朱等姓。申屠氏祖先于南宋初由富阳申屠山迁入,子孙繁衍遂成望族。

  深澳古建筑集中,保存有百余幢传统建筑,面积近四万平方米,其中有四十余幢明清建筑。内部雕饰华丽,多为民居和店铺,部分为祠堂、庙庵、戏台和桥梁。建筑形式类同,多为四合式院落,民居之间可相互以角门、后门相通,外观简朴,但梁架、门窗木雕十分讲究。其中九世堂与儒林堂两幢最为古老,州牧第和志承、诒燕两座门楼别具艺术风格。

  村东有青云桥,地处桐庐至富阳通衢要津。桥名出于明代姚夔《杂咏》青云桥记 。现存石梁平桥建于清光绪年间。村东南有抗日纪念幢。村西南鸡足峰下有天香寺,建于元至治年间,其地风景优美,为著名古刹,今遗迹尚存。村东北黄山腰称静云仙境,上有神农殿。供奉之神原为天生顽石,民国时期更为樟木雕像,近年复改为泥塑,并于偏殿供奉观音菩萨。村西北隅有黄程庙,原为邻近八村土地神社,元宵和十月二十一日各村轮年值社,演戏酬神。1954年庙宇改办粮站,秋社演化为村节,做生祝寿非常热闹。

  村北天子岗,据清《桐庐县志》记载:东汉孝子孙钟(东吴大帝孙权之祖父)葬母于此,后人名孙钟葬母处为天子岗。山形奇特,裸露的山体呈人形,又似鸟兽状,历史上曾是登高游览胜地。天子岗上有国公坪,俗呼小天子岗,此处产一种名“九节兰”的兰花。春夏季节兰花盛开时,香溢山岗。

  我们当天完全是兴致所致地乱走一通,现在对照资料来看,是漏了很多地方。不过,也体验到了在未知中自在发现的乐趣。

  濛濛细雨中,我们撑着雨伞信步走在古村狭长的卵石路巷子里,静静感受雨中恬静温婉的江南古村。

  古村的老建筑多是惨败荒芜,斑驳破旧的墙壁,裸露出整齐活泼的卵石墙体,这个村子的老房子多是形态各异、颜色不同大大小小的卵石垒砌而成,但是墙面垒砌的却非常整齐,墙面转角折角干脆,笔直整齐,不由地想象着垒砌建造这些房屋时,匠人们要付出怎样的耐心和辛苦,却也充满乐趣,像小朋友玩积木,每一块卵石,匠人们都要细心比试、琢磨怎么样将其拼凑垒砌上去,使得墙面整齐和稳固。历经百年的风雨沧桑,这些卵石房子却依然稳固,而且依然展现顽强的活泼生动,趣味盎然。

  雨停,收起雨伞,继续闲步在古村中,一个画面在脑海里定格:一位粗布衣服、挎着竹篮的老婆婆踩着鹅卵石小路慢慢地走进巷子深处,这时一个年轻人骑着摩托车从巷子深处冲出来,与老婆婆擦身而过,将老婆婆和这古村的一切,连同我们一并远远地抛在身后。这幅画面似乎意味深远,发人深省。

  深澳村是申屠家族的血缘村落,村中建有“申屠氏祠堂”,村中的形象大使是名为“申屠志良”的老人。一间老房子大门敞开,二进的大门上满满的白底黑字的欢迎大字报吸引了我们,细看,写的都是欢迎某地报社记者之类的欢迎词。其中,最醒目的一张写着 “热烈欢迎北京人民日报报社莅临采访!”,《人民日报》不要那么牛哦,在人家眼里您只是北京地方报纸而已。走进去,是一间暮气沉沉的老屋,屋里凌乱地放着古旧的玩意儿,桌椅板凳、洗脸盆架等等,厅中一张桌子上堆放着大叠的写着毛笔字的宣纸,想是申屠老人的书房。抬头,老屋的古旧遮不住它曾经的光华,精美的雕梁画栋、雅致的木雕窗棂让人赞叹。古老的韵味,不仅仅是视觉的更是气味的和触觉的,坐在屋子里的木凳上,抚摸木头门,丝丝木头沧桑潮湿的气味钻入鼻腔胸肺,这气氛很有镇定安神的作用,恍惚中,思绪飘飞回曾经的岁月,想象着这间老屋过去的种种,这里一代又一代人会有怎样的人生故事,是谁每日清晨推开那扇门,那扇小窗?是谁也似我一样抬头透过这天井看蓝天白云或是在晴朗的夜享受一方静谧的星空,抑或是傻傻地站在天井正下方独享寂寂的雨、雪。看着看着,突然希望天井四周探出一个笑脸或者长出一些绿草红花,好在有风的天气于天空中摇曳生姿。

  深澳村除了有明清民国的痕迹和气息外,也留有“解放”后的痕迹,特别是大跃进、文革时期的,比如有些老屋大门上方红字写着“人民公社好”,若是老屋有知,一定会非常厌恶这样粗鄙丑陋的字,好像别人硬要给你化一个丑陋的浓妆一样讨厌。

  最典型的是,村中小广场上的村老年协会的古怪僵硬的灰白色建筑,建筑最上方清晰可见的大字“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最高处正中间一句“祝毛主席万寿无疆”,这排大字下方一颗大大的灰色五角星,怎么看怎么透着阴暗邪恶,仿佛暗示这段历史背后种种不可告人的阴暗和罪恶。而无论光辉的历史、血泪模糊的历史在这里似乎已经远去,现在这里有的是老年协会的祥和欢乐和对面可悠哉赏景钓鱼的一方池塘的宁静。历史,似乎真的一去不返了。而真的,善的,美的能如青山绿水般在历史的残留中不断顽强地生长茁壮,源远流长。

  那时、那景,还有,那人,永留我心底。


  古村游玩的心情随笔【第四篇】:感受古村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有个75户的小山村,名叫后沟。原来,默默无闻,如今,车水马龙,前来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九月九重阳节这天,我们一行驱车来到后沟一游。

  进入后沟村界,只见新修公路两旁的沟沟岔岔里,山花烂漫,枣村上的枣儿还没打完,掉在地上的枣儿也没有人拾拣,梯田里 被掰去玉米棒的丛丛秸秆随风摆动着,还有谷子地里为防止雀们偷食谷粒而站立的假人……这一切,都使人看到了一派丰收景象和美丽无比的田园风光。 给我们当导游的像是一位刚从中学毕业回村的农家女子。她怀着对故乡热爱的情感,对后沟一处处人文景点的讲解,都使人觉得自然和亲切。

  后沟沟多。沟、坡、垣、滩,纵横交错。这种独特的山村风貌,越看越像是一幅完美的山水画。一家家的院落,依崖就势,随形生变,层窑叠院,参差别致。据民居专家讲,这是古老而典型的黄土高原土穴窑居。民居独特民风淳朴。看着农家窑门旁挂着的串串红辣椒,还有在院中来回觅食的鸡群,还有那两位村妇一边刺绣花卉鞋垫,一边谈笑的悠闲场面等等,确实感到这就是“农村桃源”的生动写照。

  后沟,只不过是一个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山村,但是从古代遗留下来的庙宇竟有13处之多。文庙、武庙(关帝庙)、观音堂、山神庙、五道庙,还有宗族祠堂等等,真乃应有尽有。村中央的古戏台,尤其引人注目。几处高且大的神庙,和不怎么显眼的农家小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产生一种喧“神”夺人之感。是的,虽然今天山村的人民不再迷信鬼神,但这些古庙古建所提供的民俗文化的历史资料,却是十分珍贵的。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这篇名作中喟然叹曰:“奇踪隐五百(年),旋复还幽蔽”。陶氏是说,好不容易发见了此处“仙境”,却因其与外界世俗迥然不同,旋即又与世隔绝了。然而,尽管后沟古村亦可谓“奇踪隐五百(年)”但是,后沟毕竟不是陶氏笔下梦幻的世界。因此,当后沟的“山门”一开,不仅不必再“幽蔽”,而是以无比愉悦的激情,迈开矫健的脚步,奔向祖祖辈辈所期望实现的小康社会。


  古村游玩的心情随笔【第五篇】:风水宝地――呈坎

  都说呈坎古村是块风水宝地,坊间流传“看过黄山天下无山,到过呈坎一生无坎。”的说法。原以为“谁不说俺家乡好”,老王卖瓜,自卖自夸而已,真正走进呈坎才明白“风水宝地”并非虚妄之言。

  呈坎古村离歙县县城大约20公里,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理学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这里青山逶迤环抱,碧水宛如玉带,依山傍水的村庄融自然山水为一体,真是好地方、好风光。好在何处?村口以及村中或竖立,或悬挂的八卦图为我们作了诠释。原来呈坎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在村落建设上,按先天八卦图主四卦布局形成,诠释了水火相克生万物,天地容万物的先哲理论。同时呈坎村内古老的龙溪河宛如玉带,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过,形成八卦阴阳鱼的分界线,村落周边矗立着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人文八卦与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使呈坎成为中国古村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这里历来被视为徽州的风水宝地。

  呈坎还是全国独一无二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村落,至今完整保存着宋、元、明等朝代具有很高历史研究价值的古建筑群体,据说有150余处。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二十一处,被誉为“国宝之乡”。这里的古建筑汇集了徽派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社及民居,精湛的工艺及巧夺天工的石雕、砖雕、木雕,把徽派建筑 得淋漓尽致,为古徽之最。

  其中尤以罗东舒祠(宝纶阁)堪称杰构。罗东舒祠全称为“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座落在呈坎村北首,融古、雅、大、美于一体,洋洋乎大有世族之风,是徽派古典建筑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本文来源:https://www.cqwcsy.com/shuoshuoxinqing/756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