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随笔

热门资讯 时间:2020-08-09

【www.cqwcsy.com--热门资讯】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随笔【第一篇: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你】

  师范毕业时,怀着对教育的情怀,我踏上了从教的征程。可万万没有想到,当我坐了几个小时的汽车来到小镇时,眼前的景色让我心酸。街道上一堆堆的垃圾,横七竖八的电麻木,坑坑洼洼的道路……

  我止住了脚步,这时,读师范时老师的教诲响彻耳际:“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无私奉献是老师的精神;扎根乡村教育,是我们师范生的职业方向。”就这样,我在这里扎根了。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与孩子们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固然有许多的办法,如教师是否言谈举止得体,语言风趣幽默,关心爱护学生等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积极性的土壤。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必须让他们先喜欢你。

  首先,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师要苦练“内功”。精心备好课、上好课,将一堂堂精彩的课呈现给学生,但有时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来备课。什么意思?不知各位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学生情绪的变化,一段时间课堂气氛很热烈,可一段时间却又死气沉沉,这时如果还是按部就班上课,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效果。

  其次,教师要“爱”学生。严以为表、爱以为里、严慈互济、宽严有度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教师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疾言呵斥只会适得其反,更容易造成对自身威信的挑战。

  刚开始接手这个班时,我满心苦恼。第一天上课,当我迫不及待地跨进教室,教室里一片混乱。孩子们似乎没有发现我的到来,“小朋友们好,我是新来的语言老师,我姓刘……”马上有孩子接话:“姓刘,是哪个刘啊?”“肯定是刘杰(我们班的一个孩子)的刘啦!”“我说不是,我觉得是水牛的‘牛’”。全班哄笑,接着学生们又开始骚动了起来――讨论的、讲话的、争吵的、埋头玩玩具的……

  在这个班,我采取的“微笑教法”并不管用,每次上课维持秩序的过程特别艰难。也许我脸上的沮丧引起了园长的关注。园长告诉我,要让学生在你的掌控之中,最好的办法就要让学生“爱”上你。

  于是,我开始寻求让孩子“爱”上我的办法。

  首先,我仔细观察周围的老师与学生相处的过程,细心询问,虚心讨教,求得了不少方法与诀窍。其次,我主动地去了解孩子们的家庭背景,发现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然后,我从生活各方面去关 心爱护他们,努力成为他们的亲人。放学时,家长因为忙忘记来接孩子,我就陪他们一起等,并时不时地给他们安慰,让他们不要担心。

  最后,我从课堂上下功夫,让孩子们爱上我的课。在上科学课《好吃的西瓜》的时候,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变魔术的环节,孩子们成功被我的魔术吸引,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下课后还缠着问我魔术是怎么变出来的。看见他们小脸上洋溢着崇拜开心的笑容,我也跟着高兴。现在孩子们一看见我,就会跑来给个拥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他们就会跑来关心,让我多喝水;上课时,他们会自己喊口号――“小嘴巴,不讲话”,然后集体用小手做一个把嘴巴关起来的动作;下课了,他们会集体给我送飞吻。慢慢地,我成了孩子们的“知心妈妈”。

  虽然我知道,作为教师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和提高。但我明白了,想要赢得学生崇拜的砝码有分量,就要让孩子爱上你。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随笔【第二篇:教师的“获得感”从哪里来】

  教师的“获得感”应从哪里来?如果说源于物质上的富足,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的待遇并不占优势,这是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比之从前,教师的薪资虽然有所提升,但提升的幅度仍在社会平均水平之下,在飞涨的物价面前,教师物质上的“获得感”明显“缩水”。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现实。

  “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这样一句自嘲,一度在教师群体中像瘟疫般流行。自嘲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教师在物质待遇方面遭遇的尴尬,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的教师,不少人兴许还挣扎在温饱线下。如果说“一个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教师还感受不到经济上的压力,那“上有老,下有小”的“围城”之中的教师,感受到的则是切切实实的生活重担。

  “贫穷是罪恶之源”,“贫穷本身也是最大的罪恶”。如果我们承认教师职业的高尚,那么投身其中的教师的高尚又体现在哪里?窃以为,就是面对滑向“罪恶深渊”的危险,仍能以坚韧的品性、博大的爱心和奉献之精神,从事着“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传承文明,教书育人,荡涤心灵,支撑民族的脊梁。

  要问教师的“获得感”究竟体现在哪里,那就是精神世界的富足。物质上虽然清贫,但人格高标,这是知识赋予的尊严。那么多教师之所以矢志不移地坚守三尺讲台,并非因为生活别无选择,而是对知识的信仰敬畏和忠心挚爱,这是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精神上的图腾,舍此,又去何处寻求人生的意义?

  社会上常有愚人吐槽教师:“嫌待遇低,就别干啊……”殊不知,这侮辱的不仅仅是教师,更是知识,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明白,知识之于教师在精神上的崇高意味。

  教师群体的坚守,教师在精神上的“获得感”,得益于知识,是知识丰盈了那些在“师道尊严”渐行渐远的今天仍能“两袖清风”“不离不弃”地深耕教育园地的教师们的精神世界。

  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我毫不惭愧地要为教师群体点赞,不为别的,就为这个群体的精神人格,而这种精神人格在当下堪称“稀缺品”。

  家父和家兄都曾是教师;敝人也是教师,虽是阴差阳错,误入教育行业,但在起初的彷徨之后,还是静下心来老老实实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家父常对人说:“我的两个儿子都修成正果,这辈子也没什么放心不下的了……”他也知道教师的清贫,也知道很多人大富大贵,但从没在我们面前劝说我们改行。

  扪心自问,我却没有家父这 般豁达。很多同行也如我一样,并不希望子女步自己的“后尘”。孩子们长大了,想从事什么职业就从事什么职业,只要物质无忧生活快乐就行。当然,若是教育的春天真正来临,教师真正获得应有的尊重,我还是非常希望我的儿子将来能够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因为这个独特的群体,在任何时代,都是走在时代的前沿,坚守着内心的高贵。这是一笔何等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值得我们一代代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细细地回味。

  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我在乡下读小学,那时乡村教师的月薪极低,社会上也没有那么多的辱师殴师弑师事件,人们还是以当教师为荣。那时,教我们自然课的老师,周六免费为同学们补习。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不需要反复叮嘱强调,全班几十人无一人迟到,哪怕家住山旮旯的同学,也不自觉地养成早早到校的习惯。教师讲得认真,学生听得专注;有时也学生讲,教师听。一个学期下来,全班所有人把五本自然课本上的知识烂熟于胸。到了小升初考试,我们的自然课考试成绩横扫全乡各小学。这样一位教师,并不高大英武,也从不标榜自己多么崇高,更不极力鼓吹知识多么重要,他只是那样快快乐乐地带领我们读书。课堂可以是教室,也可以是操场,还可以是教室后高高低低的山坡。他熟知很多自然知识,能随口说出众多动植物的名称和构造,以及夜空里大小星座的名称和位置变迁。我们都觉得这位老师极有魅力,甚至是魔力。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那时我们也无法说清楚。多年后,当我们中的一些人也踏上教师岗位后,我们才意识到那种人格力量就是知识本身所赐予的。当年,他带领我们自由自在读书的情形,至今依旧历历在目。

  如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只需要敲敲键盘或是点点鼠标,海量的信息瞬间就会涌现,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一些极端的声音甚至说,教师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这种观点貌似有理,其实经不起逻辑的推敲。

  退一万步讲,面对海量信息,人们肯定不是全盘吸纳,需要比较、筛选、归纳、整合,而学生作为不成熟的学习者,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具备专门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这些知识从哪里来?靠学生自己在知识的汪洋里摸索,绝对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于是,教师就有了“用武之地”。在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的辅助和引导下,学生可以更加高效便捷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不管是从认知论的角度,还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教师的存在价值都无可否定。正是因为有了职业本身的存在价值,才会进而令教师产生“获得感”。而究其根源,知识仍是最根本的因素。

  无法想象,一个不具备广博深厚的知识素养的教师,要如何保有职业的尊严,哪怕有再高尚的道德品行。在道德上被人尊崇,和在学识上被人敬仰,并不是同一性质同一概念上的比较。拥有了渊博的知识,才可能拥有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面对自然、人生、社会和历史,才能不媚俗,不趋时,才能保持“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才能担负起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这就是为什么教师又有“知识分子”这一称谓的重要原因。

  能被称为“知识分子”,从精神的角度讲,是对教师最高的敬意和最大的褒奖。“中国不缺读书人,缺的是知识分子。”持这一看法的人不在少数。人民公仆没有被称为“知识分子”,艺术家没有被称为“知识分子”,作家也没有被称为“知识分子”,大红大紫的明星更没有被称为“知识分子”,历史和社会不约而同地将“知识分子”这顶桂冠戴在教师头顶。因为,在近百年的启蒙和开放的曲折历程里,教师传承着文明,启蒙着大众,创造着历史,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样熠熠闪光的名字很多,李大钊、胡适、闻一多、鲁迅……无不辉映在中华文明的史册里,并且矗立成一座座知识和精神的丰碑,成为后代知识分子效法的楷模。

  故而,我说,教师最大的“获得感”源于知识。有了这种“获得感”,我们的教师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职业的尊严和幸福。这种效用是浅表的物质刺激所不能比拟的。

  然而,任何一种感受都很难持久,教师的“获得感”亦是如此,即便是学养丰厚的名师也不例外。漫长的职业生涯,工作的重复性和单调性,极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感。而倦怠感一旦产生,“获得感”便会烟消云散。这就是为什么年轻教师的工作激情往往要强过年长教师的重要原因。

  我们该怎么办?学习。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须知,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既然教师的“获得感”从根本上源于知识,那么,教师也应当不断地吐故纳新,吸纳新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学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要自觉自为地走在求知的旅途上,自可祛除庸常所带来的职业倦怠感,而“获得感”也必将如地底的喷泉,长流不息。

  如今,我亦步入中年,在教育上挥洒了全部的青春热血,在经历了激情、倦怠、茫然、觉悟的坎坎坷坷之后,才有了如今的平静和充实。这一切得益于阅读。广泛地阅读,深入地阅读,阅读基本成为我生命中与观影、书法并列的又一爱好。十余年时间,虽身居斗室,但家中藏书渐丰,“购书”满架,亦可“偃仰啸歌”,自得其乐。书读得多了,工作上就有了专业的底气和纵横捭阖的勇气;生活上,就有了精神的富足和自在悠游的和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又岂是一个“获得感”能够概言之!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随笔【第三篇:教师自组织是未来学校的标志】

  教师作为特殊的知识工作者,不再是被动地进行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他们更需要有强大的研究力和创造力,才能引领孩子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的人。由研究和创造带来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已然成为教师成长的内驱力,自激励是其最明显的特征。

  当学校管理开放和文化形成之后,就会自下而上涌现出一些自组织。教师自组织,是一所学校发展成未来学习型学校的标志之一。自组织会产生一些研究项目,项目组和个人工作室就是我们未来学校协同化治理结构的产物。这些教师自发的研究项目,打破学科和年级界限,完全基于教师的兴奋点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基于共同的目标,由一批对此领域有“专长”或兴趣的成员自发组成,在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带头作用和巨大的影响力。

  项目产生:兴趣与困惑

  “我想成立一个教材解读工作室。”自两年前语文教师Y提出这样的想法并落地实施开始,学校至今已自下而上产生了多个项目组和教学工作室:S老师的“活动课程项目研究组”,L老师的“家校合作项目组”,H老师的“主题教室项目组”,W老师的“主题课程项目组”,D老师的“个性案例研究组”,M老师的“分享式教学工作室”……

  这些以个人命名的项目组和工作室是如何产生的呢?程序上是这样的:

  (一)自主申报。任何一名老师只要有想法,就可以带着方案找学校自主申报。是否通过,须由申报人在全体教师会上演讲后民主决议。

  (二)全校演讲。申报人除了要讲清楚“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还要与全体老师现场对话,接受老师们的质疑,预测风险,判断此项目研究的可行性。

  (三)双向选择。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先由教师根据项目组负责人的阐述,自愿选择参与哪个项目,可以不选或多选。项目组负责人根据报名情况,筛选出4—7名核心成员。选择过程一般持续一周,因为大家相互沟通的行为目标更多的是指向“我们要到哪里去”“怎么去”,而非单纯产生选择的结果――“我们是谁”。

  (四)协作研究。要求每个团队的成员在7人以内,可以组成“个人+流动”小团队研究的模式。比如说,Y老师的“分享式教学工作室”因报名参与人数较多,而“分享式教学”可探寻的空间又很大,故他就广纳贤才,有时组织2—3人研究数学课堂模式,有时是3—5人跨学科地研究课堂规则的建立,有时是2个人解读学生… …一旦项目组或工作室成立后,做什么、什么时候做,由大家自己决定。

  如果说兴趣与困惑是项目组组建的重要元素,那么在组建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目标就成了项目经营的第一要素。

  项目经营:愿景与发现

  如何协作研究?以D老师的“个性案例研究组”为例。

  (一)收集案例。典型案例哪里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发现。案例组的老师们经常主动找大家交流,捕捉有意义的话题;从阅读老师们写的“每周一得”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有意识地关注、研究儿童,寻找身边的故事……这是一个长期寻找的过程。

  (二)分析案例。有话题后,大家需要分析原因、寻找策略。因为不仅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还要探究背后的道理,所以要查阅大量的资料,阅读相关的专著。有时为了观测某一策略的效果,甚至需要走入家庭,深入沟通……这是一个持续关注的过程。

  (三)提升策略。时机成熟后,牵头人就开始在全校邀请有兴趣的老师开圆桌会议。为了能借鉴到同伴更好的观点,需要自做道具,用情境表演的方式呈现案例,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一起探讨,提升策略……这是一个不断碰撞的过程。

  (四)归纳整理。当案例累计达到一定数量时,大家发现可以进行分类整理,寻找教育的规律。这虽是一项“技术活儿”,但案例组的老师们有行动,他们依据学校发展图谱的课程标准进行整合分类,他们的目标就是先整理成册,再出书……这是一个持久跟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不断地爬台阶,不是为了去寻找开启每一类孩子心灵的万能钥匙,而是为了寻找教育的制高点,更好地服务于每一个孩子。

  项目管理:分享与激励

  学校一直倡导一种民主、包容、欣赏、支持、倡导的组织文化,那该如何支持这种纯“民间组织”呢?

  安全保障。一是经费支持。给予研究团队一定的研究经费。多少是次要的,关键是用这种方式鼓励老师们往前走。二是资源支持。根据需求,学校针对研究话题定期请进一些“大家”来对话,鼓励教师与专家对接,建立联系。三是政策支持。纯民间组织行走肯定有快慢之分,包容落伍者,在等待中让老师们寻找自身存在的价值,甚至允许散团,让老师们在自我发现中寻找自身发展的方向。

  分享平台。走得快的组织,学校倡导他们自主在校内和大家一起分享其研究历程、故事,在对话中促进思考。借助每一次接待外来参访的机会,倾听客人的声音,或发现问题,或鼓励前行。分享就是为了更好地发现与反思。

  非常规行政推动。走得慢一些、甚至停下来等待的小团队,如何支持他们坚定地走下去?全体行政成员得参与进来。一是走动管理,经常走下去看一看、问一问、帮一帮,很多金点子、困惑就在这种走动的过程中得到传递和疏通。二是跟踪参与,每个行政人员重点跟踪一个小组,和他们一起经历改革的过程,只有充分体验了才能够掌握更全的信息。三是引进资源,每个项目组走到一定的阶段后,都会遇到新的瓶颈,学校层面则会及时引进专家给予点对点的实践指导。

  激励导向性评价。每学期期末都要举办一场“我们作为研究者分享会”,很多兄弟学校代表参会交流,让老师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努力的价值。分享前,老师们会自主申报各种奖项;分享时,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群体都会将工作中最有价值的故事、经历分享给全体老师;分享后,全体老师通过投票选举产生出各种团队和个人奖项。

  我们倡导将多元评价更多地指向团队,但也会充分尊重个体评价的结果。学期末,每个老师都会得到不同的奖励,奖励的方式有两种:发红包和兑换“梦想奖”。大家都会将奖金用于团队活动,无论在哪里活动,其实都在研究。“梦想奖”是出书、外出学习或邀请领导给家人送祝福,等等。这些兑奖方式向内激励着老师们一路前行。

  项目发展:坚持与需求

  实践证明,30%的老师做好后,能带动70%的老师。学校以点带面涌现出了一些更草根的小组织:有以班为单位的课程整合研究组,有以年级为单位的学生评价讨论组,有跨年级、跨学科的大型活动课程讨论组……大家更多地是为了共同兴趣和共性困惑聚在一起。

  “《神笔马良》音乐剧中的背景音乐全部来自三年级的音乐教材,说实话,就是靠这一点支撑着我完成了这个音乐剧的排练。”301班“传统文化”主题课程整合组牵头人、音乐老师H有感而发。几个月来,从写剧本到排练,不是一个简单的加法课程,如何以《神笔马良》为载体,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爱国心、责任心?美术老师P将“皮影”用到了“马良”的画笔中;语文老师Q将1-3年级所有的古诗整理出来,和音乐老师H一起用三年级音乐书中的欣赏曲教孩子们唱诗;形体老师Z根据三年级孩子形体课程目标给孩子们编排了几套“情境操”;数学老师L将周长引入了道具的制作中。这种整合,不局限于本册的教材,老师们尝试从单学科纵向和跨学科横向打通去突破,有了课程校本化的意识。

  数学老师X就是典型的被孩子们的需求“倒逼”成长的例子。“起初只是出于好玩才玩魔方,没想到孩子们很感兴趣,逼着我必须天天研究,最后我居然在科技比赛中夺冠。”这种自发组成的老师和孩子的小团队,激发的不仅是老师们研究的兴趣,更提高了老师的专业素养。

  孩子们往往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他们敢于挑战,会创造出很多的预想不到。什么“模拟联合国””法庭审判”……属于孩子们自己的项目组也开始不断涌现。孩子们带给我们强烈的冲击:老师有什么样的体验,才会把这种体验传递给学生。

  在学校协同化治理的结构中,像项目组和个人工作室这样的自发小组织,组成了教师学习与发展的联盟共同体,它们以更灵活、更自主、更能发挥同伴互助作用以及更有利于培养“领袖”等优势,成为促进未来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织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cqwcsy.com/news/2523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