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春秋美文网!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随笔

爱情文章 时间:2019-12-17

【www.cqwcsy.com--爱情文章】

  儒教和道教传承数千年至今对现代社会人就又不少的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儒教和道教的文章,欢迎大家欣赏!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随笔 【第一篇】:道家与道教

  “道家”与“道教”仅一字之差,故往往有人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实,“道家”与“道教”有着根本的区别。

  “道家”, 一般来说,是指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一个学术流派。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公认的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他认为:“道”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的,所以“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道”可以解释为客观自然规律,又有着“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绝对的本体的意义。老子的“道”,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他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并意识到对立面的转化,如他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在此基础上,老子认为一切事物的生存变化都是“有无相生”,不过,他一方面承认有和无的统一性,一方面又强调无是更基本的。还有,老子学说认为事物的对立变化只是事物的循环往复,而忽视了事物在对立转化中的必要的条件。

  按照传统的说法,老子(约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则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在庄子之前或同时,就有与道家思想接近或趋同的杨朱“全性葆真”(列子·杨朱篇》)说,宋钘、尹文“情欲寡浅”(《庄子·天下篇》)说,彭蒙、田骈、慎到“弃知去己”(《庄子·天下篇》)说等。“道家”这一名谓,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旨》,其称老庄这一学术流派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则直呼“道家”,列其为“九流”之一。

  道家学说的基本内容:以老庄的自然天道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 绝圣弃智”,以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物质生活上,主张“知足”与“寡欲”。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黄老之学”渐衰。不过,“黄老”自然观对于反对谶纬神学具有很大的作用。故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然》中说:“(道家)虽违儒家之说,合"黄老’之意也。”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一些古代学者用老庄学说诠释佛典,称为“格义”。如安世高(东汉西域安息国高僧)用“五行”对译“五蕴”,用“非常”、“ 非身”等对译“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与安世高齐名的另一翻译大师支娄加谶(东汉西域月氏人)在介绍“般若学”时,也用道家的“无名”、“ 无为”来对译般若学的“无相”、“无生”,用“本无”对译“真如”等。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其时王弼、何晏等人首以老庄学说解释儒家经典,促成了儒道两家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以后的宋明理学家们虽力倡儒家正统,且佛、老并斥,然对于道家思想仍有某些吸收。

  总而言之,老庄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对其都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都有不同程度的兼容。

  , “道教”,系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其渊源于我国古代的巫术。不过,在东汉以前尚无固定的道教组织形式。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张道陵(34—156)于鹤鸣山(一说鹄鸣山,在今四川崇州境内)创立“五斗米道”(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所以又名“天师道”。此为中国道教定型之始。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尊其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正一经》、《太平经》为主要经典。虽然如此,但老子学说并非宗教,道教也不是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东汉末年,张角(?—184)的太平道,张道陵之孙张鲁(?~216)的“五斗米道”,一时成为农民造反的旗帜。其中,又以张角领导的“黄巾军”声势最大。东晋时,道教理论家葛洪(284—364)于武帝建武元年(317年)整理、撰写的《抱朴子·内篇》,比较详细地阐述了道教理论。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365—448)革新道教,创立道教斋戒符典,制定乐章诵诫新法,称“新天师道”。几乎是同一时期,有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406—447)者,在总结前代斋仪的基础上,整理三洞经书,制定了“九斋十二法”的斋醮体系,从而使道教的斋戒仪范理论更加完备。

  自唐至宋,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初期都归于正一派之中。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1113—1170)在北方创立全真派。由于其徒丘处机(1148—1227)为元太祖成吉思汗所器重,全真派因而盛极一时。之后,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信奉正一派的道士一般不出家,人称“火居道士”或“俗家道士”;信奉全真派的道士则必须出家。

  在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高道”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几位以外,还有唐代的吕洞宾(798—?),其被后来王重阳的全真派尊为“北五祖”之一。宋初的陈抟(?—989),世称“陈抟老祖”。宋代的张紫阳(984—1082),道教南派初祖,世称“紫阳真人”。明代的张三丰(生卒年不详),明清时出现的道教派别几乎都同他有联系,曾被明英宗赐为“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为“清虚元妙真君”。1258年,宗教界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佛道大辩论,结果道教遭到惨败。从此,道教日渐衰沉。但百年之后,张三丰在武当山创立了一个新的道派——三丰派,掀起了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为武当武功的创立者。

  上述“高道”,几乎都有关于道教的著述。如:寇谦之著有托言“太上老君”赐予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王重阳著有《重阳全真集》、《教化集》、《立教十五论》等,丘处机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等,陈抟著有《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先天图》、《指玄篇》等,张紫阳著有《悟真篇》等,张三丰著有《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等。须要提及的是,陈抟学说经北宋思想家、哲学家周敦颐、邵雍等人加以推演,成为宋明理学的组成部分。而宋明理学是宋明儒家的哲学思想,它既有别于老庄学说,也非道教教义。

  综观道教自发端至成型以及演变过程,其似乎不像道家那样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或曰“中心学说”,故而长期以来,总是派系林林总总、盘根错节。另外,中国历史上虽有佛、道合流一说,然而,道教的影响却远不及佛教广泛。

  由于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乃至文化的重要影响,道教教义与传统文化的紧密相连,它们对中国古典文学也是影响至深。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随笔 【第二篇】:度尽世人为真人

  余以道佛双修,常听部分道门下士说:佛家或只修来世他生,或修性不修命,因此终究落入空亡。此为不知佛门正法眼藏亦有性命双修妙诀,故有误会。此事多有大德论及,余一笑之,不作理会。

  亦常听到一些佛门愚徒说,道家是佛教所说的“外道”,其果位最高也只是仙,不能脱离六道轮回云云。余亦一笑之,本不欲理会。但转而寻思, 道家佛家各自有修行特色,二者犹如太极图里面的阴阳鱼,乃是阴阳互补关系。古医家言:阴之不足补之以阳,阳之不足补之以阴。今日,道家之学深隐,秘密太深,则难免违背太上度人的大慈;而佛家则显扬,人多知之,则不免陷入世俗化的横流。二者,岂非阴阳之不调、水火之未济?

  其次,佛门讲究明心见性,所谓无上正等正觉,有正等方有正觉,这里的“正等”,就是平等观。如果仙佛高低的疑团不能勘破,则空谈三教平等,心里其实还是贡高我慢,自命天下第一,其他宗教都是外道,如此则离明心见性远矣!

  余作此辩,岂好辩哉?只为助谜团中人解困而已!

  一、误译误读,片面理解

  指正:

  作为印度文化的远传,原始佛经是用梵文写成。梵文里面,仙是指古印度的婆罗门修士,而并非指中华文化里面的“神仙”,除非该佛经是传入中土以后人为伪造的(本刊按:关于《楞严经》真伪的辩论,本网站“佛陀遗教”栏《楞严经》目有详细罗列,供见仁见智)。印度教经典《摩诃婆罗多》的作者毗耶娑就被尊称为广博仙人。这就如同汉语里面的“上帝”与西方文化里面的上帝不同,如果不是心有障碍,这点根本不是问题。

  印度佛家脱胎于古婆罗门,当时佛陀与婆罗门修士辩论的时候,大量使用的“外道一词,正是指古印度婆罗门,怎么可能是用来指当时 佛陀自己也闻所未闻的黄老大道?! (究其根底,婆罗门修士同样也有能够断绝生死的,其是否为外道不可得而知之。)

  古印度的外道修士虽然长寿且有一些神通,但是却并非如仙家这样超然物外,依然有生死,甚至会繁衍小孩(见《杂譬喻经》相关章节。),显然这比不上仙家境界。这些外道修士大多所求的不过死后生天——注意,死后生天是弃人身而得天身,依靠的是业力福报,而修道成仙乃是自力成就,两者天差地别。

  古代翻译佛经的人为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当然也可能是自己悟道不彻底,未曾达到“平等道性”的境界),将外道修士翻译为“仙人”(梵文之“仙”,其正确译法,应该是“飞天),却不想误导了大批不知变通读死书的愚人,将道家仙人与印度修士混淆在一起,遗谬后人,实在可叹。须知:道教大罗金仙不落轮回—仙道并非天人道!

  仙也并非印度诸天。道家说五道轮回,大略等同佛家六道:即神道(天与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神道本身,是五道之一环,诸如地祗鬼神,大多有职司所在,受天律束缚,虽有威福,有罪则贬,其情形与佛家所说天人、阿修罗的处境一样。然而,所谓仙家,不论是先天后天的尊神仙真,要么是大道化身,要么是得道真人,早已达到庄子所说逍遥游的境地,不受外在的限制,更不用说业力了。因此,更与神道无关。道教咒语,役使神道乃是平常小事,却并不敢烦劳天仙,也正是这个道理。虽然有些僧人胡说什么“仙家终落空亡”,此语遍查释迦牟尼佛祖所言,也不曾说过,显然是一句妄言。若天仙为业力所拘而不得超脱三界,仙道亦不足贵也!

  什么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仙人不能脱离生死轮回?其实,原因在于道家仙真神圣给予人们的形象,比如朝元图里所描绘的诸天神道与大罗仙真云集朝礼玉帝的情形,就使人们片面地以为道家仙真之间仍然有人间的阶级,大罗圣境就是天上的朝廷,然后很自然地把佛教关于帝释天的见解直接嫁接到道教的大罗天三清境上。其实,错了!首先,玉皇天尊不是帝释天,《高上玉皇经》中明确地写道玉皇大帝本是净乐国太子,因为怜悯众生,出家修道,先证仙道,再证金仙(也就是佛家四圣果中的佛果),号清静自然觉王如来,最后才修至玉皇果位。如果说佛家的佛果是早已超脱六道的,那么玉皇自然也已经超脱六道。事实上,玉皇也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一个神灵的领袖与三界的主宰,而是依据大道运行而燮(音謝)理这个世界的大圣者。最重要的是,无论玉皇,还是大多数现帝君相、神王相、天将相、宰官相、天人相乃至神道相的道家仙真,都早已经超脱轮回,他们这样出现在人前乃是为了更好地接引救度世间有情众生,而显化的表象,就像观世音的男身女相是一个道理。

  上古天真与西来佛祖本来无二

  注一:上面引用了“仙”这个词语,其实道家与道教不同。道家最终目的是“成道”(见下文),当道教兴起以后,将“成道”的境界,经过宗教化的夸张、变异、神化,而形成仙的概念。道教之“大觉金仙”,就是描述“成道”的境界。道教只是道家的一种表达、存在方式,道家的真传,往往在“家”不在“教”,这点与佛教有所不同,大宜注意。

  注二:上面是在承认佛家六道轮回学说的基础上,做部分指正。实际上,道家对于六道轮回,虽然不否认,但是也不宣扬。因为,在大道的高度,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并生,通天下一炁而平等对待,是以无有六道七趣之分。真正的明心见性者,必然也是无天堂地狱之分别心。所以说,从婆罗门(佛家自己认为的外道)继承过来的轮回学说,对愚夫迷人,固然有警醒作用,但真正上根器人,是能勘破其虚幻属相的。六道轮回,绝不是我佛学术之精髓,我佛之精髓,在于明心见性。六道轮回充其量只是二乘学说。不明心见性,而死死攥紧“六道轮回”的大棒,以打压异己、达到唯我独尊的目的之人——六道正为他而设!

  二、人为误导,遗谬后人

  指正:

  在中国历史上,因封建帝王的个人好恶,扬佛抑道或扬道抑佛,甚至出现极端的灭佛、焚烧《道藏》现象,种种怪行随着朝代的更替此起彼落。一些佛教徒为了迎合统治者,标榜佛教的高明,后世的一些佛教徒则抱着门户之见,或以讹传讹,经常自说自话,比如“道家的果位最高是也只是仙,不能脱离生死轮回” 。

  自古道:高僧不忌道,高道不忌僧。佛教传入中土,融入了大量的中原文化元素,其中也包括道家的文化元素。因此,在中国,不仅是佛和道,加上儒家文化,合称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佛教名寺和禅宗祖庭,少林寺那著名的“三教合一图”即是很好的明证。足见至少在当时,佛道互相尊重和融合是连佛门也能欣然接受和标榜的事实。所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道本无高下之分,你颂“阿弥陀佛”可通西方极乐世界,我念“太乙救苦天尊”同样能达东方极乐世界。用西方人的话来说,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高僧和高道之间从无纷争,互相尊重,互有来往。只是底下一些不明真正的佛道为何物的人或出于门户之见、或出于一己私利在那里争来争去。中国自古佛道发展各领风骚,既有弘道的《封神榜》,也有诵佛的《西游记》(西游外以玄奘取经典故,内隐喻丹道修炼过程,在明眼人看来是一目了然的事实),毕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文化总归是多元的、丰富的。

  只是到了清代,因皇族笃信藏传佛教,同时惧怕汉族人民以道相聚来反抗满清,大力打压以汉文化为核心的道教,致使道教在近代趋于衰落。学佛者都应记住这样一个史实,佛教之所以在发源地印度衰落,原因是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门户之见,致使印度教获得了放手发展教徒的大好时机;而佛教之所以在中国兴盛,也正是得益于中华文化博大的包容性。故而佛教传入我国并逐渐成熟后,才出现了高僧不忌道,高道不忌僧的和谐局面。

  宇宙大道,生生不灭,道佛同样是在探索和穷尽宇宙真理。随着中华复兴之路的延伸,道教及其文化的复苏和兴盛乃是大势所趋,而佛道相融、互相尊重,共同为和谐世界和人类大同而努力,更是人心所向。

  注:就修炼技术而言,佛家重性,道家重命,二者犹如太极图里面的“阴阳鱼”,互济互补,只有二者互相融汇,才是一个完美的太极。文化的远流,通常伴随着失真。修行人(尤其在中国的行者)欲即身成就,可不关注道家绝学?!

  三、是因为道家修炼核心技术的绝密

  丹道作为道家修炼核心技术,历代口口相传,其绝密性无容置疑。也正是因为这种绝密性,造成很多门外汉在没有传承的情况下,妄自猜测道家学术,造成种种谬误。须知,“绕君聪敏过颜敏,不遇真师莫强猜”,不知装知,自然错漏百出。

  其一,是对丹道修行的阶段性成果(不是终极)——阳神,指鹿为马。比较有代表性的言论,是认为阳神“是假身,是第七识、意生身”。须知道家里面,阳神乃是圣胎孕育而成,圣胎则由金液大还丹凝结而来,而金液大还丹其中主要一味,就是元神,气尽化神即为圣胎,神与意有本质区别,绝对不能叫“意生身”。

  元神,为离中真阴,等同于佛教云第八识阿耶赖,离中真阴得坎中一阳填补,变为纯乾,就是阳神,这是道家所谓“八识归元”境界,已经证到并且示现“第九识”。阳神还不是末后一着,阳神之后还有事做,在此不展开讨论。

  其中过程绝妙,火候精微,药物需要辨认透彻,不得师指,难免有偏见,这个不能见怪。怪的是,心有偏见而不能破除,而高谈明心见性,岂不可笑?

  其二,是认为道教和气功一样,是以炼精气神为本,而佛法是以菩提心为根本。这又是一个不得真传造成的天大谬误。在此指出,道家丹道修炼程序是“穷理,尽性,至于命”。道家下手即讲究“穷理尽性”,怎么是“以炼精气神为本”?!

  穷理,包括穷尽大易阴阳互变之理、医道合一之理,乃至必要的天文地理儒佛两家的精华。尽性,就是修性炼己、明心见性,这一点与佛家是一样的。至于命,方是修行正功。这个程序初见于《周易》,后隐于《黄帝阴符经》《道德经》,这些经典都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前就早早流传。可见道家在明心见性的探求上,是一直存在,只是道家详命而略性(不是没有)而已!

  其三,是不理解道家修行之根本目标。在此明确指出,道家修行之根本,不是阳神。在道家看来,阳神、法身、乃至仙佛都是“相”而已,不是道家所追求。宇宙间,亘古不变、生天生地者,道也。道即梵、即自性,以其其大无外,故名太极;以其其小无内,故名无极,以其金刚不坏、独立而混成,故比喻为“金丹”;以其先天地生、具有周流不息的特性,故名为“先天一炁”;因其生育万物、无所不能、乃是宇宙万物真正主宰之特性,经过宗教化的夸张变异、人格化,而称之曰上帝、真主。

  四、 误认为道家没有明心见性之学

  其实上面已经抉明了,道家性命双修,其中修性部分就是明心见性功夫,之所以独立提出来,是恐怕学人眼界狭隘,性量浅薄,心有偏见,乃至不得真见性,则可惜了修行一场。

  须知,自性无南北,亦无印度中华之分别。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数千年(甚至更久),无数成道者以及表明,中华不缺乏明心见性之学。先于佛典的《黄帝外经》、《道德经》、《庄子》、《文子》、《列子》、《周易》等大量经典里面,都有明确指示。什么叫“窈冥”(见《道德经》)?《心经》的“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窈冥。什么叫返璞归真?“真、璞”乃自性之描述,什么叫“毋摇汝精,毋劳汝形,毋思虑营营”(见《黄帝外经》《南华真经》)?即是“无受想行识”之真义……如此诸般,不能一一列举。

  之所以出现误解,除了上文说的不得真传的原因,还因为学者根器问题,难以跳出文字障,如是,则请看下一章。

  五、 中、梵文的转换造成的文字迷雾,是极多学者难以明心见性的原因。

  佛教传入中国,继承宗教大国印度的遗风,将本来无二之“道”的本体,用夸张、变异、神化等包装手段,方便引导世人。同样是“道”,如果用“般若波罗蜜多”、“恒河沙数不可数千万亿劫”存在的佛等字眼来表示,在相当多一部分人眼里会引起错觉。距离产生美的心理规律,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此明确指出,道家之“道”,就是佛教之自性,悟道,就是明心见性为隐传,故详命,而略性。所以子贡感叹他老师孔子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

  佛教经典众多,为后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了相当多部分中下根器人的负担,许多有志求道的学子,穷其一生光阴,往往都难以跳出洋洋文字大海,悲哉悲哉!

  更有甚者,部分愚徒未能明心见性,硬要为宗教排坐次,不惜昧着道德,编出诸如“吕祖参黄龙”这样的小说家言,如此等人,除了给佛教抹黑之外,别无用途,惜哉惜哉!

  

  吕祖曰: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剑也。何来拔剑斩人之事?!

  小结:

  道家真正的终极追求,乃是将有限的、分段变异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不生不灭的大道(自性、无极、太极、真主、上帝)里面去,曰“成道”。历代丹道修炼者,已经用自己性命为实验室,证明其真实不虚。据道经记载,历代得道者“千万余人,拔宅飞升者,八千余处”。(注:白日飞升,就是全身化为白光、紫气而融合到大道本体里面去的一种方式,这种成就,类似密宗“虹化”,也就是“无余涅槃”。至于“拔宅飞升”,即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汉代道家留下来的修炼事实,不是比喻,这在世界人类修炼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在“道”的终极境界,佛道乃至基督教、天主教。。。。。。均一致!所不同者,达到的方法有异耳。

  注:真正悟道(明心见性)者,无外道,无外外道;无中道,无中中道。无仙道,无佛道,无六道七趣。视天下为一体,看万教如一家。如此,方可谓是太上心传、如来家风,舍此,敢言明心见性?!

  

  最后以喻作结——

  一、慧能大师至广州法性寺。。。。。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今日地球多元文化盛行,人类心湖涟漪迭起,有愚僧俗道争论不已,或曰道高佛低,或曰佛高道低,太上、如来相视而笑,开示曰:非是道高佛低,非是佛高道低,为汝未悟道,未明心见性,心有高低分别矣!

  二、诗曰: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原来是一家。只缘愚徒蒙心窍,蓬莱圣境惹笑话。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随笔 【第三篇】: 故作的人情最害人

  有一天,读到明朝袁了凡写的《了凡四训》,其中说到两个有关孔子的故事,终于让我释怀。故事说:

  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肯出钱赎回被邻国捉去做臣妾的百姓,政府都颁奖金。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了人,却不接受奖金。孔子知道就骂他说:“你错了!怎么可以只为自己高兴,博取虚名,就随意去做呢?现在鲁国大都是穷人,你开了恶例,使大家觉得赎人受赏是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赎人的风气,只怕要渐渐消失!”

  子路有一次救起溺水的人,那人送了一头牛为谢,子路收了。孔子听说,则大加赞赏。

  了凡先生写了一段很引人深思的话。

  “若所行似善,而其结果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善。若所行虽然不善,而其结果有益于大众,则虽非善而实是善。”又说,“例如不应该的宽恕,过分称赞别人,为守小信而误人事,宠爱小孩而养大患……都亟待吾人冷静检讨改善。”

  我发觉,其实中国的儒家思想,早就重视了“合理化”,只是后来许多人故意表现“私情”,故作有人情味的样子,或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而造成“情理不分”。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随笔 【第四篇】:被曲解的“无后为大”

  中国自西周就开始有孝道。影响最广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孟子·离娄上》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也就是说,孟子的原意,并不是说不生孩子就是不孝,最不孝的是没有对长辈尽到后代的责任。

  在孟子的原话中,并没有讲明其他的两种不孝是什么。到了东汉,赵岐在《十三经注》中阐述了他个人对于孟子这段话的理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这将“无后为大”曲解成为: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

  而后人误以为这是孟子说的话,实质上是汉代人赵岐的个人理解,而孟子为赵岐无端地背上了黑锅。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随笔 【第五篇】:论儒家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春秋时百家争鸣,汉朝时百家中分出了胜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后中国数千年的王朝都沿用了儒家学派的教义用以教化民众。数千年来的儒家思想固然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可也使中国多次遭到灭顶之灾。

  儒家学派讲究忍让和妥协。不到最后关头不会反抗,导致中国多次被外族侵扰,凌辱,践踏。外国占领后民众始终无法拧成一股绳反抗侵略。这点在五胡乱华,靖康之难,崖山之役,满清灭明等多次王朝更替中体现。泱泱中华,汉族人所有数量是这些外族的千倍,万倍,十万倍。但敢于反抗的却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安于现状。这与儒家提倡反对战争以德服人是分不开的。可你打着和平友好,以德服人的旗子去和别人讲道理,没人会理你。战争中一切的道德都得靠边站。在这点上俄国人宁可火烧家园也不留给敌人的精神相比之下更加值得推崇。

  除了上述的“仁”以外儒家的教义中还有大量想法是反人权及带有歧视色彩的。儒家着作《论语·阳货》中写到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三纲五常中“夫为妻纲”把儒家学派歧视妇女的本性暴露无遗。这大大增生了中国百姓心中更多的男权主义色彩。

  儒家学说同时又极度蔑视法律的存在。认为法与孝中,孝更为重要。比如说要“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儿子应当在父亲违法后依旧包庇父亲,这一想法完全是无视了法律的存在。儒家思想一味排斥法律规章自以为人们都可以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是白日做梦!就是在这种思想的作祟下,当今的中国大陆有一大批的人以此为借口,为自己的罪行开脱。

  儒家在被当时各朝各代推广时大量传播其“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并同时告诉人们,他们学习不是为了报销国家而是为了当官,指挥别人“学而优则仕。”。

  最后,儒家思想过分注重等级观念,让人们认为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命令不得反抗或提出异议。这个做法过分压抑了个性,把所有人教育的循规蹈矩。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造成了巨大的负面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cqwcsy.com/qingganrizhi/35412/

推荐内容